统合全社资源,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把各自为政,小规模的种植业、养殖业整合成规模性的产业,形成本地区内的产业优势,同时兼顾发展村级
企业。
1.积极引进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1)在镇党委政府、区国土部门的支持下,指导我村一社利用本社的石料资源,积极引进投资商改建了一条约3公里的村级公路进行石料的开发加工,制定了合理的分配方案,此举不仅在政府、村社未投入一分钱的情况的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全社社员的收入也将得到大幅提高,同时也安排了全村部分富余的劳动力,达到一举三得的效果。(2)扶持村里有特色的种种植、养殖经济,使之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四社的村民丁刚在蘑菇种植上有较高的技术,其种植的蘑菇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但由于受场地和资金所限,规模一直难以扩大,目前已联系到投资商愿意投入资金和丁刚合作开展蘑菇种植。
2.多方争取支持,为群众谋实利。通过向区林业局积极衔接,由区林业局无偿为我村提供的约一万株优质木材柜桉树苗也即将落户到富强村,由于柜桉木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达到造林致富的目的。
(三)大力改善村容村貌、打造优良的生活、生产环境
为了使村容村貌更上一个新台阶,村两委经多次讨论决定在2005年获得区级卫生村的基础上,2006年争取实现创建市级卫生村的目标,从2006年8月开始,由镇党委、政府支持投入资金,全村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厕、改圈、改水、硬化道路、除灭四害,指导规范卫生制度、检查方案,积极开展全村卫生户检查评选工作,挨家挨户上门推广沼气池的应用,多次组织全村性的卫生整治活动,不仅使全村的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善,也同时向村民宣传了良好的卫生知识,改变了村民的卫生习惯,在2006年11月22顺利通过市爱卫办的检查验收,得到市爱卫办领导的高度评价,被评为市级卫生村。
(四)精心组织、广泛动员、保障新农合工作顺利实施
2007年1月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正式启动,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从1月16日召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启动动员大会,到2月20日上报我村实际参合人数,要在一个月时间内完成全村550户、2200多农民的宣传动员、参合收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由于大部分农民群众由于不了解党中心国务院制定的这项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政策,参合热情不高,为了保证绝大多数村民能够了解这项政策,享受国家给予的农民的优惠,我和村两委干部充分认清形势,迎难而上,及时召开村两委党员干部、各社社长、村民代表动员会,精心组织工作方案,分成三个小组分片对全村9个社的农户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动员,对部分不理解新农合政策的农户集中力量反复上门宣传新农合工作的目的、意义及给农民群众带来的实惠,经过村两委党员干部不懈的努力,到新农合参合工作结束时,全村参合率达到90,圆满超额完成镇政府下达的85参合率指标。
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欠缺
(一)对群众疾苦的关心力度不够。尤其对特困户、五保户的实际困难没能作到彻底的解决。虽然客观上受到政策、实际情况的限制,但在主观上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
(二)在农村中的工作方式尚未完善、有所欠缺。在工作中,还没完全把握与群众的沟通技巧,在协调和以农民群众乐于接受的工作方式上尚欠火侯。对农村工作中的一些实际情况没有完全了解,作到心中有数。
(三)部分制定的工作计划没有落实。在和村两委干部制定的发展计划中,有部分项目未能得到落实,一方面有资金、技术及农民群众不接受的困难,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实地调研、考察论证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