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共建共享讲话精神座谈会发言材料
“6828”工程,使我区的农业迈上了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和绿色无公害化的发展之路。已基本形成了以阎关路为主的甜瓜、以郭靳路为主的蔬菜、两河一塬为主的优质杂果、以东部两镇为主的奶牛养殖基地的农业产业集
群,和以甜瓜套种棉花的产业集群。每年为全区的市民和群众提供瓜菜果奶等农产品70余万吨,畅销外地的50万吨以上。但是,目前的发展现状同现代农业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要建设好现代农业新格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用理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1)发展新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们必须在巩固提升现有农业产业规模的基础上,积极围绕农业的阎关瓜果产业带、新兴蔬菜产业带、郭靳路蔬菜产业带、西域高速路果蔬产业带和关中环线107省道经济产业带等6个产业带的建设,不断加强同西农科大、省市农业科所等专业科研部门合作,大力做好产业带中的园区示范建设、新品种的培育和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工作,以此不断提升农产品竞争力。(2)应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要积极拓展农业合作领域,加强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市科研机构联系,力求在种子种苗,节地、节水、节肥、节种、节能技术,种养设施栽培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控技术和农业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技术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在全区的6个产业带内扩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实施范围,努力在品种优质化、种养规范化、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治理科学化上有新的突破,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技术支撑。(3)构建新机制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按照“扶强企、育新企”的方针,大力扶持发展佰耀、亚宏、晶晶、航城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建立利益机制,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使阎良成为农副产品的加工地。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把分散的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引导生产、联接市场、塑造品牌、指导服务”农民合作社的作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按照“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原则,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全面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增强农业的发展能力。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采取反租倒包、土地入股、租赁等形式,引导和规范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4)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的现代化要依靠科技,科技要以人为本,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新型农民。培育新型农民,要按照“政府主导组织,多元主体培训,农民自主选择,市场辐射调节”的办法,以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为抓手,创新培训形式,拓展培训领域,加大培训投入,充分发挥社会的各方面力量,依托农村科技文化大院,联合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充分发挥出农技110、电子农务和远程网络视频教学的多层次的技术服务功能,积极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积极联合科技联通、移动、电信等现代传媒网络单位企业,积极为农民搭建好市场信息平台,又好又快地提供市场信息。要深入学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扶持规范现有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组织,鼓励热爱农业、有一定资金和市场经济头脑的人领办农业合作社,积极培养农村经纪人队伍,努力使这一组织成为引领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的运行机制和模式,也使更多地农民成为农业作务技术水平强,有农业发展眼光,敢闯经济市场,为农民群众服务意识强的综合素质高(5)拓展新空间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到区、市外办企业、搞加工、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