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形式提高少年儿童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创新思维意识、健全的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并通过低成本、简易的游戏活动,让更多的少先队员、非凡是山区的少先队员参与,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按照“四个一”活动的要求,广泛开展推荐优秀影片、优秀
话剧、优秀图书进校园活动,为激发少年儿童学习爱好,为山区儿童接触高雅艺术服务。2005年**少工委免费向基层学校送话剧35场,在市少工委的帮助下组织500名少先队员到北京保利剧院免费观看大型儿童话剧《红领巾》。为我区的少先队员,非凡是山区的孩子提供了欣赏高雅艺术的机会。在少先队员中广泛开展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推荐优秀书目进校园,开展读书竞赛,交流读书心得、畅谈读书体会等活动,扩大少先队员课外阅读范围。通过优秀影视、话剧、图书的影响,使学生开眼界、长见识,逐步提升道德素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少年儿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服务。利用本地区的德育资源优势,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的信念。深化品牌工作,结合“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了“离别生活陋习,争做文明学生”、“文明生活、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展示少先队员文明风采。(区校两级红领巾文明街建设从1997年以来,在区级红领巾文明街建设的带动下,各校少先队组织相继建立了校级红领巾文明街,仅2005年一年,区校两级文明街上街活动201次,参与活动5900人次,共纠正骑自行车、行人违章行为560起;纠正不文明行为337起)。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礼仪进社区”活动,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完善道德修养,做新时代的文明少年,传播社会文明新风尚,提升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文明素养,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积极的促进了地区精神文明建设。
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农村)三结合教育网络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为少先队员在社区学习生活服务,为构建和谐社区、和谐家庭,促进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召开“**区中小学社区少先队组织建设”现场会,(图片)推动全区少先队组织社区建设工作,各校少先队组织通过建立社区和农村少先队机构、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聘请校外辅导员、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少先队活动等形式,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影响。少先队员在社区组织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增强了组织意识、团队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社区和农村地区少先队活动使少年儿童受教育在社区,服务在社区,在社区发展中体现了少年儿童小主人的地位。通过“小手拉大手”,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农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付家台中心小学“红领巾校外广播小组”。其活动方式是:以村委会广播室为宣传阵地,设立“红领巾校外广播站”,广播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广播的传统形式,对广大村民及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文明礼仪、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奥运知识、卫生保健、家庭生活科学小常识,家教知识及时事政治等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图片)今后,我们还将在社区开设公益讲堂;与老教协合作成立“夕阳红老年志愿者服务组织”,积极发挥离退休教师志愿者余热,使其参与到社区青少年活动的组织、治理和服务。
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组织优势,为弱势群体服务。在市、区希望工程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2005年,建立了两个希望工程电脑教室,四个图书阅览室,对于提高硬件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改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