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吸引着孩子们,但看电视限制了孩子们的创新、好奇、追求、想象、推理等能力及关注的范围,由于电视上剧情曲折离奇,人物行为不断变化,孩子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它不利于培养孩子符合逻辑思维。看电视多的孩子由于孩子缺乏电视作为一种信息载体,早已扎根于千家万户,其绚丽的画面,曲折的故事,无时无许多实践、探索开拓的机会,往往缺乏竞争能力,另外,孩子们自律性较差,家长不要对时间限制抱有幻想,最好是寻求某种方式来取代它。比如读书等。另外,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三年级以后学生看电视的时间应控制在每周5小时以内。
(3)谨防孩子说谎
孩子说谎是家长所碰到的较为棘手的问题,能否顺利解决它关系到老实品质的培养,听之任之的后果必然会导致孩子逃避困难,影响孩子品质的发展,那么,如何面对孩子说谎呢?首先,是以行动来引导孩子,行动比言语更有说服力,在生活中,尤其是孩子面前,哪怕是无关紧要或无伤大雅的谎言也不要轻易说出口,因为在孩子看来,那也是的的确确在说谎,其次是给孩子一定空间,在各个阶段中,什么是必需了解的,可以事先讲明,不要凡事都问,让孩子有一个自己的天地。另外,妥善的处理方法也比较重要,靠威胁、逼迫设法迫使孩子承认说谎,是最不讲策略的方法,而设圈套揭穿谎言也会极大地伤害孩子,让他在潜意识里承认自己是个说谎者,可能这比谎言本身更有害,而投注精力避免孩子日后再说谎才是稳妥的策略。
(4)杜绝孩子零食
孩子吃零食的危害也是人所共知的,如何控制呢?一是丰富餐桌,家长尽可能在饮食上注重营养均衡,推陈出新,降低零食对孩子的吸引力;二是让孩子明白零食的危害,尤其是路边摊点食品的制作,让孩子本能疏远它,操作尽可能让孩子自由取舍,而不是强行命令:三是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理财中,确立节俭的观念,提供明确而实用的指导原则,有节制地消费,让孩子提高自我治理能力。四是有节制地提供一定数量的零花钱,千万不要怕孩子受“委屈”,在学校四周的商店里设立“帐户”,既给治理造成不便,又养成孩子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惯。
(5)消除其依靠性
目前,许多孩子劳动能力较差,生活上严重依靠父母,缺乏自我服务、自我治理能力,究其原因,不是孩子不想做。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参与家庭劳动的渴望,而家长大多不让孩子做,怕孩子累着,或怕孩子干不了,认为他们中心任务是学习,其他是次要的。其实,在劳动中培养技能,在劳动中形成品格,不是我们熟知的常识吗?它们是互容的,我们不能舍本逐末,要舍得让他们吃点苦,做点事,这样才能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