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元,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切实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利配套水平不断提高,办事处被评为全市水利建设先进单位。正是这些措施的实施和落实,使全处农业生产条件越来越好,村集体和基层群众增收的渠道越来越宽广,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集体经济纯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三年前的7273万元、578万元和3776元分别增加到2004年的13081万元、1428万元、5409元。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村的道路、绿化、亮化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农民生活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
(三)城镇建设面貌焕然一新。近年来,辖区内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是***发展史上投资额度最大,工程最为艰巨,任务最为繁重的时期,也是城镇建设步伐最快,工作力度最大,形象变化最为明显的时期。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完成了驻地两水配套,进一步完善了城镇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实施了黄河西路、陈大路、珠宋路、***路等辖区重要道路的改造和硬化,“村村通公路”计划已全面完成,道路硬化全长度达到1万多米,辖区交通状况实现根本改善,基本构筑起两纵两横的道路框架。积极启动旧村改造工程,先后拆迁农户100多户,拆迁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新建设住宅和商住楼面积5万多平方米。以旧村改造为契机,还通过合作开发等方式,投资3000多万元,开发商业步行街等商业载体近4万平方米,形成**区人文建筑与自然风光有机融合的商贸观光街。城建城管工作规范化程度也逐步提高,建立健全了工程建设招投标治理等各项规章制度,深入组织开展了土地清理、房地产清理和违章建筑清理三项活动,在服务“同三线”高速公路、南济青复线等重点工程中,也取得了良好成效,有力地配合了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另外,继两水配套之后,辖区污水处理工程也正在实施当中,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四)旅游开发步伐得以积极推进。积极筹措资金,先后完善了景区供电、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绿化活动,使珠山旅游环境得到明显优化。先后引进了花卉繁育观光基地项目,并引进了总投资1.2亿元的**地区唯一的森林野生动物园,进一步丰富了珠山旅游的内涵。此外,白云寺等项目也正在落实中,为下步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推进旅游项目开发的同时,把发展特色旅游文化纳入了旅游综合开发的重要内容,连年举办了系列旅游文化活动,有效扩大了珠山影响,提升了旅游形象。
三、求创新,出亮点,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注生气、添活力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把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全处文明进步的基础保障和重要内容,在经济相对较差的情况下,立足本处实际,突出区域特色,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具体措施,使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取得了新的成绩。
坚持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核心,以实施基层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工作为抓手,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社区集体经济治理方面,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村集体经济治理暂行规定》,将资金、固定资产、土地、合同签订等农村经济的各个方面统一纳入暂行规定之中,使农村集体经济治理的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在社区会计体制方面,在全区率先实施改革,建立起了会计结算中心,取消农村会计职位,招聘专业人员统一治理农村帐务,并切实加大了经常性审计力度,逐村建立了审计档案,探索出了一条适
合农村形势要求的会计改革新路子。会计结算中心工作运行以来,既减轻了农村的干部工资负担,又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在社区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方面,实行了《绩效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