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龙头企业 发展茯苓产业
中共九资河镇委员会 九资河镇人民政府
九资河镇位于罗田北部山区,全镇辖34个行政村,4个镇办林场,10256户,3.96万人,版图面积285平方公里。近年来,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深挖本地药材资源,依托龙头企业资金、技术、市场优势,把茯苓生产作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来抓,举全镇之力突破性地发展茯苓生产,走出了一条强镇富民的新路子,有力地推动了镇域经济发展,2009年全镇茯苓下种300万窖,产茯苓药材2500吨,实现经济收入 3500万元,实现利税300万元,成为中国茯苓第一镇,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茯苓之乡”。
一、 深化认识,明确发展
九资河镇地处海拔1729米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脚下,境内群山起伏,松林如海,资源丰富,加之环境优美,山青水秀,远离污染,具备得天独厚的茯苓生长环境;九资河茯苓生产历史悠久,品质上乘,当地群众积累了丰富的茯苓生产经验,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丰富的林业资源、过硬的质量、响亮的品牌坚定了该镇发展茯苓的信心和决心,特别是2001年,该镇被选定为全国首批中药材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后,更加深刻认识到:九资河的优势在山,特色在药材,出路在药材,希望在药材。因此,镇党委、镇政府必须把茯苓生产作为富民富镇的龙头产业、支柱产业来抓,坚持茯苓主导地位不动摇。计划从2009年起每年新发展茯苓50万窖。到2009年,全镇茯苓年下种500万窖,产量达5000吨,年销售收入达8000万元以上,年提供税收400万元以上,农民从茯苓中人平增收500元以上。
二、 强化领导,组织发展
为了推动茯苓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镇党委、镇政府专门成立以党委书记秦新平同志任组长的茯苓产业化领导小组,设茯苓产业化办公室,负责全镇茯苓生产的指导、协调、管理和技术推广工作,各村也成立茯苓生产专班,将茯苓生产目标纳入镇、村干部年度综合考核范畴,实行量化考核。镇四大家领导每人负责联系一个示范村,扶植一个示范户,镇直各职能部门分别负责投资,指导办好一个示范村,通过加强领导,形成“全镇同念茯苓经,万人合力抓经营”的茯苓产业化生产、经营局面,从而推动全镇整体平衡发展。
三、 办好企业,带动发展
在壮大茯苓产业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我们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原则,把九资河、七娘山等村作为发展的重点,走规模化种植的路子,提高茯苓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如九资河村、全村145户,有125户种植茯苓,共种茯苓25万窖,种2000窖以上的有60户。去年全村茯苓产量80万斤,收入过130万元,户平茯苓收入2500元以上。茯苓种植大户祝玉胜全年种茯苓5000窖,产潮苓15000斤,仅此一项收入就超过4万元。另一方面在茯苓产业的发展模式上,去年我们重点引进了由惠涛集团投资创办的湖北惠涛九资河药业有限公司,从事以茯苓产业为主体的药业生产。该项目由武汉惠涛集团公司投资3000万元,主要生产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绿色保健食品等,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2亿元,年税利可达1000万元。该项目包括茯苓种植示范园、现代化的茯苓菌种厂、中药饮片加工厂;二期工程与武汉大学联合开发茯苓饮料。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预计今年10月正式投产,我们充分依托惠涛药业的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创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