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的重要一环。”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对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第三、权力是否等于权威?现在,少数干部有一种错觉,认为手中有了权力,自然就有了权威。特别是当他感到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帮,甚至一呼百应的时候,更加忘乎所以,久而久之,就摆出一副官架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这是极其错误的。其实,权力并不等于权威。权威应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权力本身所产生的威力;二是权力拥有者个人的人格魅力。有权力并不一定有权威,没有权力的也不一定没有权威。权威更不是与权力大小或掌权者的官架子大小成正比的。领导权威大小取决于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认可度、接受度。如果群众不认可,不接受,你地位再高,权力再大,也不可能有权威,相反,还会被群众所抛弃。古人云“公生明,廉生威”。因此,只要我们一心为民,办事公道,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在人民群众中就有权威。
要严格自律。自律,就是要自己管住自己,自己战胜自己。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要“慎初”,谨防“第一次”。有人说,保持自身廉洁,关键在于第一次。把好了第一次关,就掌握了主动,就能在各种腐蚀诱惑面前立于不败之地。我认为很有道理。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往往会“兵败如山倒”;第一道“闸门”一旦打开,欲望的“洪水”就会“一泻千里”。在“不义之财”面前慎重对待“第一次”,果断拒绝“第一次”,这点至关重要。一些腐败分子之所以成为千古罪人,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没有把握住“第一次”,结果私欲越来越强,胆子越来越大,行为越来越放纵。武汉市建委原党组书记李永平被捕入狱后说道:我总觉得一年到头互相看望一下,礼尚往来,算不了什么,渐渐习惯了请吃就到,送礼就要。开始是烟、酒、茶,逐步变成2000到3000元的红包,以至上万元的现金。一点点“小意思”,最终成了违纪违法的大问题。因此,要警惕了“第一次”,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就不会突破,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就找不到可乘之机;守住了“第一次,”我们就能在廉洁与腐败的较量中赢得胜利。二要“慎微”,谨防积小恶成大恶。有些同志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为单位、社会、国家作出这么大的贡献,多抽几条免费烟、多喝几瓶公家酒、多进几次歌舞厅,逢年过节收受一点数额并不大的红包,是人之常情,是小节,无伤大雅。这种认识极其有害,一些腐败分子正是在这种“小节无害”的心理驱使下,渐渐放松自我约束,滋长了放任心理,最后越陷越深,难以自拔。结果是“小节”不保,大节难守。武汉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梁耀源说过:总以为小来小去的无所谓是我犯错误的重要原因。把逢年过节的礼金,认为是礼尚往来“无所谓”;把打牌送铺底钱,认为是带彩娱乐“无所谓”;出国考察,别人送点外币,也看作“无所谓”,
本文由: 免费提供 正是自认为的这一个个小来小去的“无所谓”,年复一年形成了巨大的经济数额,这些钱,自己看到怕、想到怕、留着怕、交也怕,就像“炸药包”,炸药在自己这里,引线却在人家手中。可见,小节并非无害,而是一切大害的开始。因此一定要在“慎微”上下功夫,注意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去小恶以保真,积小善以成大德”。我们既要注意工作上的小节,也要注意生活中的小节;既要注意在单位上的小节,也要注意家庭中的小节;既要注意“八小时以内”的小节,也要注意“八小时以外”的小节。有人说腐败分子之所以沦为人民的罪人,有一种“青蛙效应”。那就是首先将青蛙放入常温水中,然后慢慢注入热水,使青蛙浑然不觉,在舒舒服服中被烫死。每一个干部都要懂得事物发展的辩证法,懂得小节不拘酿成大恶的生活法则,注意防微杜渐,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