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选派工作启动后,不少乡村强烈要求选派干部。农民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在上级的关心下,我县安排第二批选派干部141人,县直部门需选派109人。我们提出了举全县之力抓选派的号召,要求各部门都要将最优秀的干部派下去,并规定年轻干部提拔使用必须经过村级锻炼,工作进展非常顺利。第三批选派干部,省市安排我县68个名额,不少干部主动报名。我们因势利导,决定再从县直单位增派36名干部到村任职,与省里统一选派的干部享受同等待遇,使第三批选派村占全县行政村的56%。为此,县财政多安排选派工作专项经费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244万元。
第二,深化“双培双带”先锋工程,让能人党员有舞台。我们在“培”字上下功夫,一手抓好课堂培训,一手抓好基地实践培训。在全县选择了10个不同经济类型的村,作为全县“双培双带”示范基地。选择年龄较轻、有发展前途的村干部,到示范基地学习,每期30天,县财政为每人补助生活费300元。截止目前,全县已经选派了38名村干部到基地学习,不但较好地掌握了一门实用技术,而且提高了做好村级工作的能力。同时,我们在“带”字上做文章。全县确定了1560党员致富大户,去年,共向“双培双带”户投入资金达1500多万元,协调小额贷款2000多万元。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县基本形成了茶、桑、菜三大主导产业,其中茶叶总面积达12.4万亩、桑园面积达9.8万亩、反季节茭白面积达3.1万亩。
第三,开展设岗定责,让无职党员有作用。每年初,组织农村无职党员根据各自特长,按照设岗要求,在党员大会上对履行岗位职责进行承诺,并在村级承诺公示展板上逐条公开,村党组织对其履岗践责情况实行跟踪管理。县里统一印发了《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记录卡》,由党员随身携带,及时记录。为促进党员上岗履责,在村级建立了“季度汇报、半年评议、年底考评”的工作运行制度,对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全县95%的农村无职党员上岗履责,10012名农村党员进行了公开承诺,今年以来已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1万多件。
第四,建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责任制,让党员干部有作为。我县每个乡镇都设立了为民服务大厅(室),每个村设立了代理室,形成了县行政服务中心、乡镇服务大厅、村代理室的三级联动服务体系。实行全程代理,重点在落实,关键在强化责任。我们明确了代理内容、时限和责任,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成立了投诉受理中心,出台了《**县为民办事全程代理投诉处理办法》,对在一年内被投诉一次并查实的基层站所、机关科室,不得评为“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先进科室”;投诉两次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诫勉谈话;投诉三次的,免去其主要负责人的职务。对一年内被投诉一次并查实的机关工作人员,取消年终评优资格;投诉两次的,进行口头警告;投诉三次的,年终考核定为不称职等次并实行待岗。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基层干部为人民服务的热情。两年多来,全县共办理群众申办事项5.3万多件,为群众节约办事成本350多万元。
三、以激励保障为抓手,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任务的落实
第一,建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