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保持长期性?通过干部问事我们发现,农村出现的问题,不外乎干部的问题,一个是卸任干部遗留问题,一个是现任干部不理事的问题,形成问题的原因都在于制度的不完善。为此,在工作中,我们突出抓了建章立制工作。镇党委根据镇情民意,制定了《解店镇村级干部规范化管理八项制度》、《解店镇农村干部行为十条规范》等一系列规定,其中包括工程实事票决制、重大事项公示制、土地管理审批制等制度,特别是针对城郊镇土地问题比较集中的实际,制定了宅基规划的基本原则,没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村,一律不准规划宅基地,根据近年来城市扩张,城郊土地占用较多的实情,建立健全了土地补偿费用管理办法,在重大项目实施、大额资金使用、土地征占用资金补偿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上,切实加大监督力度和对不廉“村官”的查处力度,对胆敢违反政策和纪律,侵害群众利益和谋取私利的党员干部,决不姑息、绝不手软,从而彻底杜绝了少数村私设“小金库”、村干部乱支滥用、侵占集体资财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从源头上杜绝了财务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对上述制度,我们印成册子,村组干部人手一份,同时村村全部上墙,这些制度,基本上涵盖了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把干部行为置身于各项制度的监督之下,推进了镇村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四、坚持村务和财务双公开,做到监督管理到位
制度好建,落实才是关键。尤其是“十好”创建中的不少问题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不能做到公开办事,有些工程实事就难免办成形象工程。为此,为确保“六访三帮”和“十好”创建富有成效,我们在制度建设的前提上,紧紧把村务、财务两个公开做为推进农廉工作的重点,全面破解村组干部缺乏监督的问题。
在内容上,由单一的公开向全面公开拓展;由只对办事结果公开,向办事标准、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全方位公开延伸;由对一般性问题的公开,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等实质性问题的公开延伸。比如对每一年敲定要办的工程实事,我们都在年初在代表大会上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大会集体研究,半年汇报资金使用、工程进展等情况,并当面接受群众的“质询”。如群众反响强烈,就对有些项目进行否决。通过这样的面对面,群众人人心里有本“明白账”,既强化了对干部的监督,也让群众有效的参与了农村建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财务问题,我们严格执行“双代管”制度,镇政府专门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各村不设帐,只设报账员,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对财务进行监督、审核、检查,对所有审查过的开支票据加盖印章,然后报镇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后报账,实行审批、报账、公开“三集中”。同时建立了规范的财务会计档案资料,为各村村务公开提供统一表格、内容、项目和标准,使村务公开不流于形式。上述制度的实行,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村级账务代理制度实行以来,镇会计核算中心共拒付不合理开支10万余元。
五、坚持承诺干事和工程督查双过硬,做到为民办事到位
让干部为群众干实事,是坚持“六双”制度的最终目的,不少干部之所以在群众中失去了信任,就是因为不干事、不作为。为此,我们按照工程实事承诺制的要求,要求各村干部每年都要承诺要干的工程实事,在年初的镇村三干会、村里的群众代表大会和述职考核大会上公开承诺,并告知村民,同时,我们还狠抓工程实事的督查,根据镇政府工程实事督查制的规定,一季一考察,半年一总结,年终交总账。进行评比打分。确保了全年承诺的工程实事都落到了实处。
六、坚持干部述职述廉和民主测评双亮牌,做到责任落实到位
如何把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