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是一个较偏僻的小山村,幅员面积*平方公里,下设*个农业社,总户数*户,*人,有耕地*余亩,林地*亩。山高坡陡,资源匮乏,信息闭塞,条件恶劣,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亩,与之相伴的是怎么也丢不掉的“贫困”二字。如何开发这有限的土地资源,这是*同志从*年担任村支书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从*年上任伊始,*就着力思考*的发展大计,狠抓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教育,突出重点,在提高班子执行政策水平和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上入手,并针对个别党员认识不清,方向不明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认真分析、个别谈话,帮助他们在认识上找差距,在行动上找原因,使支部全体党员在耐心细致的工作中受到教育。调整思路谋发展,积极谋划产业结构调整,确立了“夯实基础,综合开发,合理利用,全面发展”的思路。两委会一班人清醒地看到村里的交通闭塞状况一至是制约本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他积极带领两委一班人克服了资金、占地调整、赔偿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采用“上面争取一点,向外借贷一点,群众自筹一点,干部垫支一点”的方式,建成了村级公路*余公里,实现了公路社社通。同时还发动干部、群众自筹、群众投工投劳,新建集贸市场一个,建成了与之配套的规范化门面*个,不仅解决了山区群众买难卖难的问题,每年还为国家增加税收*余元。村集体收入也大幅度上升,同时也为开发*自然风景区做好了前期准备。*年*同志亲自跑县广电部门筹资,开通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使全村*多户农户能观看清晰明亮的闭路电视节目。特别是在*年,为了解决本村信息不畅,通讯滞后的问题。他用他的诚心、热心和耐心硬是感动了有关部门,在我镇偏僻的山区中开通了程控电话*余部,实现了*村与外界的联系。日渐富裕起来的村民建新房购电器,在此基础上*又寻思起来:针对农村电压低、电价偏高、各种电器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年马康健带领两委人员,跑资金,跑立项,终于争取到了国家投资*余万元,自筹资金*万元的农网改造工程,现在农民已用上了舒心电、放心电。为了为新村建设打下基础,*年到县上争取改水项目,争取资金*万余,自筹*万余元,全村打井*口,切实提高了水质,达到了饮用水要求。为了方便农民群众通讯要求,*年底,协助移动公司在*村建成了电讯发射塔一个,改变了过去打区内、县内都是长途的现象,减少了通讯费,方便了群众。
在保持11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把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作为这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作为这次活动的最终目的。在这次先教活动中:一是解决*小学的占地补偿问题,本着“三个一点”的原则,即县教育局出一点,镇党委出一点,*村出一点,共赔偿了*组*万元,使多年的遗留问题得以解决;二是*本人牵头,组织整修了*至与*的*公里公路,垫支资金*余万元,现在晴天基本上大小车辆都能通行,也为*的开发推进了一步;三是村级活动阵地的建设,准备把原村办公室两个门面*多个平方米改建为一楼一底的楼房,需要资金*万,正在争取资金和办手续,估计年底或明年初能完工。
一直在寻求适合本村发展大计的*,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看到了希望,认识到只有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种养殖业,才能走出*村经济滞后的困境。然而望着外出打工找出路,已没有心思再种田的农户,仅靠简单的宣传动员,收效甚微,他决定走出去打开视野,*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县一茶商来我镇洽谈种植事宜,他从中寻到了从此摆脱困境的契机。立即组织了村社干部和部分村民代表赴*实地参观学习,确定了以种茶调整结构的目标。最初,村民有顾虑,如果种植万一卖不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