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医院位于*的最西部,是一所集精神卫生专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重功能的大专科、小综合医院。建筑面积8530㎡,开设病床280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及工勤173人,其中女职工占82%,院领导班子5名,女性领导占60%。
1996年12月,为了发展精神卫生事业,区卫生局领导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将*区精神卫生保健所合并到了*医院,建立精神科病房,解决我区精神病人住院难的问题,同时缓解精防所资金不足、无法开设病床、*医院床位使用率为零的窘迫局面。开辟了一条“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之路。当时,*医院房屋老化,设备陈旧,办公、诊室条件简陋、门窗破旧不堪。因此,首先需在原房屋布局的基础上装修、改建精神科病房,为了节约资金,医院决定不请施工队,发扬*医院传统的艰苦奋斗精神,用全体职工的双手创造奇迹。虽然他们大部分是女同志,但抡起大镐就象年轻小伙儿,温雁美、刘喜俊年近50岁,和大家一样拆墙搬砖,每天晚上回到家都是腰酸腿疼;栾淑珍感冒发烧坚持缝制被褥……全院上下,同心协力,没有休息日、没有加班费,谱写了一曲“领导率先垂范,党员吃苦在前,群众奋勇争先的奋斗者之歌,提前完成了开设病房的前期准备工作。
从*年2月收治第一名病人开始,医院便感觉到了肩上的重担和道路的艰辛,因为我们主要面对的是特殊的患病群体——精神病人,他们思维障碍,行为异常,甚至自伤或冲动伤人,严重者将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安定。因此,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强化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倡导“爱心、热心、耐心、责任心”四心服务理念,为病人提供温馨、舒适的诊疗环境。
我院近年来逐步建立了全区精神卫生三级防治体系,完善了社区管理制度,规范了社区建卡、随访,开展社区讲座、普查、流调等工作,社区科的同志全部是女同志,不畏严寒酷暑,穿行于大街小巷,走访于病人和居委会之中,但由于面对的是失去理智的精神病人,故工作难度很大,有时被病人拒之门外,有时被病人大打出手,特别是当有社区病人发病时,我们承诺接送病人到医院治疗,这就意味着医护人员处于极度的危险之中,有时被病人抓的满脸和脖子都是血迹;有的病人要跳楼,她们做工作诱导几个小时;有的病人在街头奔跑,他们在后面紧追不舍;特别是有的病人手拿钢钎、锤子的都有。一次医务人员到病人家中接病人,门刚刚打开,只见一把磨的铮亮的菜刀出现在眼前,后面是一双瞪得发直的双眼,接着便是一声高喊:“谁敢上就砍谁”,怎么办,回去吗?那么病人这种状态极有可能伤及他人,同期而至的公安人员也束手无策,而此时,一步步接近病人,走向危险的就是我们医务人员,他们采取各种方式与病人交流、聊天,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乘其放松警惕、犹豫之时,迅速抓住病人手腕,夺下菜刀,将其约束保护,才将病人顺利送入病房。
精神科病房内78%是女同志,其勇敢而又温柔的特性在这特殊的岗位上发挥着巾帼女杰的作用,她们治疗护理的病人难度更大。如一患有强迫联想症的病人,因患皮肤病给其使用外用乳膏涂抹患处而联想到女人,其疾病复发,躁狂兴奋,打骂护工,科护士长杨广秀马上指挥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约束保护,遭到病人拒绝反抗,情绪持续亢奋,由于杨护士长冲在最前面,病人顺手勒住杨广秀的喉咙,万分危急,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之下,她才被解救出来,又继续投入到病人的治疗护理之中。可以说,精神科的医务人员遭到病人的打骂已不是鲜为人知,然而,她们以伟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质理解了病人,她们忍住委曲的眼泪,用金子般的心关爱每一位病人,住院医师喂饭、清洗内衣裤、大小便护理更是每天的生活护理内容,由于病人定向力障碍、思维紊乱,生活不能自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