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治理是为了实现某项活动的最佳目标,通过计划、组织、控制等手段,协调组织机构内的人员及其它资源,以期达到高效率运作的一项综合性活动。治理到位则是饭店治理绩效的重要体现。它是治理者通过自己的权力、知识、能力、品德及情感去影响下属共同实现治理目标的过程。整个饭店、整个治理层都希望通过实施有效的治理手段去实现组织的目标,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但时常事与愿违,究其原因,其中与治理是否到位有关。治理到位的核心是治理者到位,治理者没有到位,服务到位、质量到位,营销到位,维修保养到位等都无从谈起。一、治理是否到位有四种情况:
一是在位不到位。表现在治理者的现场治理。工作也认真努力,责任心也强,却不能发现问题,也不能很好地去处理问题。
二是不在位也不到位。治理者不深入实际了解情况,也不在现场督导,以身作则差,呆在屋里瞎指挥,凭经验随意决策。由于治理者不在位,也就很难达到治理到位。
三是在位又到位。治理者在要害时刻都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榜样作用影响下属,带领和团结员工实现既定的目标,这是我们要积极提倡的一种治理方式。
四是不在位能到位。这看似不可能的一种治理方式,其实不然,有的饭店治理者不在工作现场指挥,也不老盯着下属,但下属仍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表现出一种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假如一个饭店、一个部门能达到治理不在位都能到位,则说明其治理水平达到了一定层次。我们说这是一种理想的治理方式。
二、如何实现治理到位?
治理到位,既有治理者自身的权威问题,也有被治理者对上司的认同问题,还有治理体制的制约问题,这不是单方面通过治理者个人的意愿就实现的,而是通过群体的相互作用,机构的高效运用、员工积极性的发挥以及凝聚力的增强来达到的。
1、实现组织交给的目标是治理到位的最终结果。在治理过程中,治理者面临各种问题:市场的激烈竞争、设备的老化、资金的不足、员工抱怨、部门之间的矛盾、客人的投诉等,在困难和问题面前是畏缩不前、被动等待,还是主动想办法去解决,这是治理者工作态度的不同表现。说得再多,问题没有解决,工作目标没有实现,这不能说是治理者到位。
2、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规章和工作程序、标准是治理到位的保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标准是治理的依据,任何治理者和员工无一例外必须自觉执行,这就保证了治理到位的实现。
3、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治理者到位的能力体现。一个好的治理者应通过有关途径随时了解下属的动态,知道下边发生了什么事并能帮助,指导员工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一要公正,客观,二要及时,不要拖延:三要严格治理,对事不对人。
4、预前控制是治理到位的有效方法。预前控制是治理手段,也是实现到位的有效途径。治理到位很重要的一点是治理者能把饭店治理和服务中心错综复杂的问题预见在发生之前,胸中有数,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及时地调整和纠正偏差,朝既定的目标奋进。
5、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治理到位的重要手段。治理到位是全员参与过程,只有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有了共同的远景,从利益共同体变成命运共同体,员工才会爱企业,把企业真正变成自己的家,并自愿为之努力工作。这样,治理就轻易到位。
6、敢于承担责任,要害时刻上得去,是治理者在治理到位中的作用体现。当自己分管的部门出现问题时,治理者不是推卸,指责和埋怨,而是主动承担责任,从自身的治理中去寻找原
因,这自然会给员工一种积极的力量。要害时刻上得去,是指在工作需要的时候,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