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都必须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并使用一定的方法,所以,时间、地点、方法是构成犯罪的必要要件。
3.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这是宪法规定的。
4.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停止了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5.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
6.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7.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质就是一定的事物。量则与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
8.国家的实质是治理公共事务的机关。
9.存在就是被感知。
10.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11.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不能相互包含。
12.在当代,世界各国互通有无的贸易动机已不占主要地位,对外贸易更多的是为了获得比较利益。
13.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4.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不仅限于经济领域的开放,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党派团体等领域的全方位开放。
15.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具体模式却是完全相同的。
16.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模式,不具有独立的社会性质,因此可以说市场经济与社会性质没有关系。
17.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完全竞争市场所假设的前提条件是不会充分存在的,这只是一种理论抽象或假设,因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1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说科学技术是直接生产力。
19.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的物质基础。
20.根据作用力的特点,粒子分为分子、原子和电子三大类。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如何区分撤职与免职?
2.干部在党的事业中有什么作用?
3.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是什么?
4.解决党内矛盾的方针原则是什么?
五、论述题(16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而是什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影响是什么?
六、作文题(40分)
要求:1.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
材料,结合实际,自拟标题,撰写一篇议论文;2.字迹工整,卷面整洁;3.文章不少于800字。
东汉顺帝年间,苏章任冀州刺史,他办事公正,执法无私。
有一次,他发现清河太守犯有严重的贪污行贿罪,按刑律理应正法。然而这位清河太守恰恰是他最好的朋友。苏章经过认真思考后,决定请清河太守到家饮酒叙旧。这位太守以为苏章念及旧情,不会再追究了,便一语双关地说:“别人头上只有一顶青天,而我却受到两顶青天的保佑。”苏章听后,严厉地说:“我请你饮酒,是叙老朋友的情怀,明天冀州刺史开堂审案,即只能按王法办事了。”结果,这位清河太守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公共科目笔试模拟试题十六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b3.b4.c5.c6.b7.a8.c9.d10.a11.d12.a13.b14.d15.c
16.c17.c18.d19.b2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2.abcd3.cd4.abcd5.acd6.bd7.acd8.ac9.abd10.abcd11.abd
12.abc13.abcd14.ab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