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使经济发展建立在提高劳动力素质、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和谐社会是布满发展活力的社会,创业是发展活力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激励全民的创业热情,
构筑发展的持久动力,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是富民之策、兴赣之道、崛起之基。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发展思路,号召和动员全省人民兴起全民创业的热潮,在继续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发掘自身的发展潜力。我们努力激活各类创业主体,既鼓励大学毕业生及下岗工人自主创业、转业军人和退伍士兵及农村基层干部群众致富创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又鼓励科技人员兴办实体创业、留学生归国创业;既鼓励以劳动和资本等有形要素创业,又鼓励以知识、技术、技能、治理等无形要素创业;既鼓励创办和发展各种实业,也鼓励支持非实业形态的创业。我们把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做优做强大企业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壮大本土创业队伍和引进外来创业力量结合起来,把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与提升创业层次和水平结合起来,把培育创业精神与改善创业环境结合起来,打造公平竞争平台,构建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创业激励支持机制,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赣步伐。
二、抓住社会公平和正义这一基本点,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社会公平与正义是和谐之本、活力之源,促进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我们坚持从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入手,从群众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做起,尽力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社会和谐,首先要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近年来,我们坚持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并重,省内增岗与劳务输出并重,多渠道、多形式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但就业仍将是一个必须长期面对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将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在促进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的同时,进一步拓宽就业政策的适用范围和覆盖面,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具有普惠性和长效性的就业政策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努力适应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关系的变化,把进一步扩大就业和依法规范劳动关系结合起来,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努力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我省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基本养老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城市低保金都做到按时足额发放,保障了城乡200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但社会保障任务依然艰巨。目前,我们正从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发,针对各类社会群体的实际,研究更有效的具体政策,以逐步建立一个“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着眼于解决城乡最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逐步建立、健全政府责任明确、社会广泛参与,以城市低保、农村五保、农村特困救助和灾民救助为基础,以临时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教育和卫生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问题,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我们把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提高整个教育水平结合起来,在加快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继续向发展农村教育倾斜;在满足城市人口增长对教育资源需求的同时,重点解决好进城就业农民的子女就学问题。围绕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一当前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