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从严治军的方针落到实处,这也是我们各级领导的职责所在。
(三)不拘小节小节轻易伤人
某公司新经理上任,自觉地走到车间看望工人。见新经理来了,大家都挺兴奋地站起来。小马是个外向人,伸出手去和经理握手,谁知经理连看都没看他,把手伸出来,和小马碰了一下。人人都看到新经理这个动作,也就不敢伸手了。“新经理欺侮人,轻篾人,不把人放在眼里”的传言很快传遍厂内外,从此没人敢接近经理了。一个把握一项新产品要害技术的高工,也因为经理“不拘小节”(拿他精心设计的图纸当扇摇)而要求调走。可以说该高工真的走了,新产品就只能是个好看的摆设。高工要调走,经理找他谈几次都谈不拢;他坚持要走,不放就歇病假。就在此时,身兼工会主席的书记从工友处听说该高工爱人病了。抓住机会,书记买了点东西就上门去探病。高工没想到书记会去看他,挺激动。书记还没坐下就说:“经理今
天有点事没来,要我来看你,让你在家呆几天,照顾你爱人。”高工一听,觉得愕然,忙请书记坐下。还说:“这点小事还让你书记来家,真不好意思……”送书记出门的时候,高工对书记说:“我误会你们了,不走了;领导好起来,什么都会好起来的。”
(四)不拘小节轻易走入歧途
有一则故事,说宋朝人吕元膺在东都洛阳留守时,一次与一位掌管钱粮的部属下棋。当吕元膺抽身去处理紧急公务时,这位部属偷换了一颗棋子,最后赢了这盘棋。吕元膺察觉后,没吭声。一段时间后,他借故将此人调离,并预言此人将因贪污而获罪,后来果然言中。现代生活也不乏其例,沈阳“慕马案”被查处后,市法院原负责人贾永祥在悔过书中写道:“随着社会活动的增多,自己的思想也在静静发生变化,从穿戴不太讲究,到羡慕并追求像私营老板那样穿戴名牌;由看不惯挥金如土,到自己也想那样做,琢磨如何想办法去赚钱……”一些人经常呼唤道德回归,私下却因“小节无伤大雅”而做着有损道德的事,最后终为其所累。思想上的“尘埃”要经常擦拭,否则,就难免积少成多,直到身陷囹圄,方才幡然醒悟。
三、从严治军如何才能做到拘小节
我认为要克服两种错误思想,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克服两种错误思想
一是克服小节无大碍的错误思想。古人云,"小节不拘,终累大德"。小节和大节是紧密相连的,小节影响着大节,量变会引发质变。腐败分子的腐败就是从"见钱眼开、见色心迷、见酒嘴馋"开始,欲壑难填,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原海关总署署长王乐毅在他的忏悔录中写到:我首先是没能坚持严格自律,廉洁奉公,从不拘小节开始,成为腐朽庸俗作风的牺牲品。到北京工作后,我开始能自觉做到送礼不要,请客不到,并注重不与工作对象密切往来。后来由于受庸俗作风的影响,自己又没处理好“友情和原则”的关系,对老同事、老部下来找我办事时,给我带来的烟酒和土特产由不收到盛情难却地收下,逐渐发展到基层单位的领导和我分管的业务部门的同志送给我的也收下了。慢慢地,我对腐朽庸俗风气在海关系统的反映和表现,由不习惯到习以为常、熟视无睹,我在其中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海关领导已经被走私分子拉下水,他们把收受的不义之物转送给我,我也没察觉。久而久之,到底收了多少东西,都是什么东西,心中无数。我更没能认真地思考一下,他们送给我的东西,都是哪里来的?目的是什么?收下去的后果是什么?反而觉得自己群众关系好,关心的人多。经调查组清点,我才大吃一惊,直冒冷汗,几年来我收受的物品品种竟有这么多,累计起来价值这么大,收刮了大量民脂民膏,这说明我已麻木到何种程度。假如我当时能及早悬崖勒马,决不会落得今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