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检查项目答应偏差检查频率检查方法
范围点数
厚度±101000m2路中及路两侧各一处用尺量
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100m3用尺量
平整度不大于10mm100m103m直尺
横坡度±0.5100m3水准仪
密实度根据不同基层类型要
求1000m21环刀法或灌砂法
强度(弯沉值)不低于设计规定100m3弯沉仪
外观要求平整密实无坑洞,不松散,无显著起伏,无粗细材料集中现象。
基层或旧路面若有坎坷不平、松散、凹坑和软弱之处,应在面层铺筑之前整修完毕。
(2)提高基层的平整度,施工中应注重:
①水泥稳定类混合料采用集中厂拌,摊铺机铺筑。严格控制好混合料配合比,基层混合料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过大,因为集料粒径越大,混合料越轻易产生离析,且对搅拌、摊铺设备的磨损也大,不利于摊铺机作业和基层顶面平整度的提高。②对设计厚度超过30cm的,应分两层摊铺,精确测设标高基准线,严格控制摊铺厚度,摊铺宽度控制在6~8m平整度效果最佳。③严格控制水泥剂量和含水量,避免造成基层强度不足出现不利碾压的情况。④控制水泥稳定类混合料的作业长度,综合考虑水泥的终凝时间、延迟时间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施工机械的效率及气候条件等因素,保证碾压质量,并尽可能减少接缝。⑤精心处理接缝和与桥头搭板衔接的部位,保证该处的施工质量和平整度的要求。⑥用水准仪和3m直尺跟踪检测摊铺及碾压后的标高及平整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⑦加强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d。当分层施工时,下层压实后,可立即铺筑上层,不需要专门的养生期;在铺筑上层之前,应始终保持下层表面湿润。在养生期内,禁止重车通行,并控制施工车辆的行驶速度,避免损坏基层,影响其质量及平整度。
4.2提高沥青面层的施工质量
4.2.1重视原材料质量控制,严把工程质量源头关
原材料质量控制是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源头,也是一个难点。从路面早期损坏的调查发现,许多问题与原材料的质量和级配组成有关。以典型的半刚性沥青路面常见的基层损坏为例,现场钻取岩芯试验结果表明,钻件松散和强度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主要是材料级配差,含泥量大。反之,凡是钻件强度合格的,级配也较好。在同一路段甚至同一车道相邻位置钻取试件,材料的级配就可能出现很大偏差。常见的沥青路面泛油和车辙等病害,通过抽提试验发现,大都与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和用油量不符合配合比有关。
沥青材料质量的检查:沥青材料质量是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一个要害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原油质量和沥青加工工艺水平的提高,好的国产沥青各项技术指标已能够达到进口沥青同等水平,由于目前进口沥青价格较国产沥青高,假如采用国产沥青进行改性,在不增加太多投资的情况下,改性国产沥青的路用性能较不改性的进口沥青将会有很大改善。在沥青材料到达工地后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取样,并按各项指标进行试验。在施工中作抽样检查试验时,主要做针入度或粘滞度、软化点、延伸度三项试验,在试验条件确实困难时,至少应做针入度(粘滞度)试验。
矿料质量的检查:包括级配组成、相对密度(比重)、强度、磨耗率、压碎值、含土量、含水量、扁平细长颗粒含量、矿料与沥青材料的粘结力等。
矿粉的质量检查:包括颗粒组成、相对密度(比重)、含水量等。
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检查:包括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矿料级配、油石比等。
严防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沥青混合料从拌和到铺筑的过程中会出现以下几种离析的可能:混合料从拌和好到储料仓;从储料仓装运到汽车;从运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