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犯孙某在同学家中玩时,发现存折一张,遂起歹意,趁同学不备,将存折偷走,盗取现金5500元。
案例2:案犯马某,女,因怀疑同事挑拨其与领导关系,纠集众人将同事打伤。
4、团伙犯罪严重,社会危害增大
案例1:案犯孔某、周某、姜某、王某、卢某、陈某、孙某等8人采取欺骗手段将1名幼女轮奸。
案例2:案犯刘某、谢某等7人在吃烧烤结帐过程中与吴某发生纠纷,遂将吴某打成重伤。
5、暴力犯罪突出,作案手段残忍
案例1:案犯周某等三人,经预谋在**水库四周抢劫出租汽车一辆,并将出租汽
车司机残忍杀害。
案例2:案犯杨某等3人,无顾用木棒、皮带、拳脚对孙某实施殴打,并威逼其吃屎,给孙某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
6、智能犯罪增多,作案方式隐蔽
案例1:学生胡某,利用伪造银行通知的手段,在atm(自动取款机)上诈骗人民币6000元,现被公安机关查获。
……
三、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
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封建腐朽思想和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影响;黄色书刊、录像等不健康精神文化产品的毒害;娱乐场所的诱惑等。
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缺乏家庭的暖和和必要的管束;家庭成员不良行为的影响等。
学校因素主要包括:重智育,轻德育;法制教育针对性不强,流于形式;疏于治理,造成辍学、失学等。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不同步;好奇心强,善于模拟;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环境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新情况、新问题。青少年正处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经历事情少,涉世经验不足,缺乏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加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很难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请看以下案例:
1、抢劫为圆“金钱梦”
案犯肖某、于某因嫌打工挣钱少产生抢劫歹念,持警棍、钳子等作案工具于深夜窜至某公司,抢得现金、手机及vcd等物,价值人民币10000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
2、贪图享乐触刑律,法不容情被判刑
案犯刘某、李某因贪图享乐,先后数次潜入某酒店,窃得大量名烟、名酒后挥霍一空,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3、沉迷网吧成瘾,疯狂盗窃被捉
案犯乔某、李某等9人因玩游戏机成瘾且无资金时,先后10次盗窃游戏厅游戏机部件等变卖后又继续沉溺于游戏机前,现已被查获归案。
4、“黄色垃圾”害人至深
案犯樊某因受黄色书刊的毒害,萌发犯罪歹念,翻墙入室,强行将被害人王某***,现被查获归案。
5、无故滋事,抓获却系“单亲族”
少年犯李某等四人因缺乏家庭暖和和必要的管束,流入社会后,结交一些不三不四朋友,沾染不良习气,为泄私愤,先后将王某等四人打成重伤,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6、“棍棒教育”的悲剧
在校学生刘某,17岁。因其父对其管教过于严厉,且方法简单粗暴,动则拳脚相加,最终刘某不堪忍受其父打骂,为宣泄内心积怨,投毒将其父杀害。
7、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案犯武某,从小柒有小偷小摸不良习气,父母对其疼爱有加,对其错误行为不但不予及时纠正,而且一味地坦护,致使其终因屡次盗窃被判刑入狱。
8、童心好奇酿火灾
少年犯邹某,14岁,在校学生。某日,邹某到同学家玩,对同学家中一种自燃式打火机非常好奇,于是将打火机置于床底,引起火灾,造成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