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治理民主”。这既是中心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不仅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也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将是“十一五”期间全国、全省、全市、全镇乃至全村的中心
工作之一,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熟悉和共同行动。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开好局,起好步,事关重大。当前,我市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是村容村貌问题。农村普遍缺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农民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农村“六乱”现象普遍,基本上是“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一些村镇建设规划严重滞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违章建筑到处都是;一些企业违规排放“三废”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无序发展造成的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结合元洲村来说,虽然建设了部分村道、巷道,但还有部分道路不达标;虽然开展了绿化美化活动,但离树木成荫,花木成林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虽然成立了环卫队伍,并设置专人专职清洁公众卫生,但还存在部分卫生死角,还有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村鱼塘水体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淤塞和污染。因此,结合实际,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于推进村容村貌的整治,实现水电道路通达、村庄美化、庭院绿化、厕圈卫生、垃圾无害、基础设施完善等。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认真开展农村“两规”、“三清”、“四有”、“五通”建设。
“两规”即新村建设规划和旧村改造规划。要积极争取增城市和镇规划建设部门的支持,以村为主体开展村的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的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完成后,要经过村民大会讨论通过,报增城市规划部门审定,由增城市政府批准实施。村两委要严格以两个规划为指导,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分步实施,避免农民无序建房,“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等问题;要积极争取镇政府和国土房管部门对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用地给予优先安排,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整理置换机制,集中安排用于新农村建设。
“三清”是广泛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清卫生死角、清沟渠池塘、清乱搭乱建活动。要在镇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员以身作则,充分发动群众开展“三清”活动。要进一步完善村卫生工作制度,制定“村规民约”,实现村环境卫生制度化、日常化治理,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维护村容村貌整洁卫生。要加强对村民建房的指导和治理,果断制止乱搭乱建活动,对农村违章建筑、污染环境的牲畜栏舍果断予以拆除。
“四有”是指有排污处理系统、有环卫设施、有村民公园、有绿化林带。元洲村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下一步要依靠上级政府,首先完成农村家庭应用“三级化粪”冲水式厕所,改造村公共厕所并使下水道暗化,设立集中的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系统,彻底解决单凭一村无能为力的垃圾、污水处理难题。要符合实际,早日建成村休闲公园,并争取林业部门的支持开展村庄周边和道路、屋前屋后的绿化建设,营造村道绿化林带和农田林网,大力提高绿化覆盖率。
“五通”是指2003年初提出的广州市行政村全面实现通电、通水、通电话、通水泥路和通有线电视的战略部署。至2005年,全市已全部完成了行政村的“五通”任务。元洲村由于自身条件的便利,还实现了通公共汽车、通渡船。下一步应该结合本村实际,在行政村“六通”实现后,力争实现全部合作社,乃至每个农户的“五通”任务。这不是一个过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