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制理念?
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经验,合理借鉴中外法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形成的,是科学的、先进的理念,为当前和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2、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内容(五个理念)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3、五个理念的重要意义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4、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内涵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尊严;严格依法办事
5、依法治国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
提高法律素质;坚持严格执法;模范遵守纪律;自觉接受监督
6、政法干警执法为民的体现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尊重和保护人权
7、执法为民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
勤政守法;甘当公仆;文明执法;清正廉洁
8、公平正义理念的内涵
合理合法;平等对待;及时高效;程序公正
9、公平正义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
坚持秉公执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坚持公正与效率并重;坚持以公开促公正
10、服务大局的内涵
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障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1、服务大局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
胸怀大局;立足本职;全面正确履行职责;
12、党的领导理念内涵
自觉的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人民利益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自觉地把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与严格执法有机结合起来;把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与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统一起来
13、党的领导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
切实增强党的观念;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果断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大意义
1、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适应新时期政法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要求;
2、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确保政法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客观需要;
3、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解决政法工作现实问题、建设高素质政法队伍的客观需要;
4、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
5、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二、社
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的总和,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目标要求
1、执法思想进一步端正;
2、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
3、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
4、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
5、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四、怎样才能保证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1、要把提高熟悉放在首位,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