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者同盟中心委员会告同盟书》中曾使用过“核心”的提法,明确指出:“应该使自己的每一个支部变成工人联合会的中心和核心”。1957年毛泽东也曾正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
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中国百年巨变得出的必然结论。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不辱使命,勇敢担负起了历史赋予的重任,团结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种种艰难险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地位、中国历史的方向和中国社会的面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开创
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领导革命取得胜利,而且能够领导改革和建设取得胜利。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因此,十二大党章关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表述,是对这段历史的正确总结和概括。
十六大党章把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根据实际发展的变化,对党的核心地位作了更加切合我们党和国家现实状况的科学表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人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在新时期的中心任务,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上的新熟悉、新实践。十六大党章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表述;科学地表明了我们党的一个重要主张:世界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各国的历史、经济、政治、文化条件是不一样的,各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必然多种多样,没有也不可能有适合各国情况的统一模式。各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我国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领导核心。“小康”一词,源自《诗·大雅·民劳》中“民亦劳止,讫可小康”,《礼记》也提到了“小康”,它描绘了古人对宽裕、殷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但是,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历朝历代都没有真正实现过小康的理想。只是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小康才从理想变成了现实。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宣告中国12亿多人民的生活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同时,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概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党心民意,易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有利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它充分说明,今天我们比其他任何时候需要一个能够有效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反映、代表并协调社会各方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并带领人们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强而有力的领导核心,而这个领导核心实践证实只能是中国共产党。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任何对党的核心领导地位的削弱、动摇甚至否定,都将导致政局动荡、民族分裂、国家解体、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的严重后果。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非凡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也只有确保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才可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顺利实现。
问:过去党章中,一直提“一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