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学习材料 >> 正文
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辅导

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不是法的文件、指示、领导人讲话、一些地方土政策不是“法”。
  第二个大问题:准确的把握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刻内涵
  依法治国理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治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树立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观念和价值取向。具体讲,需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是我国宪法的一项重要原

则。这个原则有三方面的含义:1、公民的法地位一律平等,不分高低贵贱、贫富、性别、职业、信仰等,都平等享有宪法规定权利,同时履行义务。
  2,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
  二、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因为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根基。这是因为:
  1、任何社会和国家都必须也必然树立某种至上的、排他的权威,以便实现和保持社会的秩序状态。在现代社会,确立这种权威的进程主要体现为法律与政府权力的矛盾,当两者发生冲突时,谁服从于谁,是关系到法治是否实现的最关健最突出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假如一个国家的法律处于从属地位,没有权威,我敢说,这个国家一定要履灭,然而我们认为一个国家的法律假如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国家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因此,法律至上理念或者说法律权威的存在,是奠定法治社会的基础。
  2、依法治国最显著的标志是法律具有巨大的权威。这种权威应当而且必须牢牢扎根于人们的意识之内,明显体现于人们的行为之中,深刻印证于社会的政治运行中。其主要标志:一是,法律在整个社会调整机制与全部社会规范体系中属于主导地位,不得以政策、道德、习俗等调整手段或其他社会规范冲击或代替法律。二是,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一切权力均来源并受制于法律。因此,他们必须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不得违反法律、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更不得以言代法。三是,一切政党、社会力量都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不可逾越的界限。四是,社会成员自觉认同与信仰法律权威,自觉以法律为行为指南与平价标准。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性是由社会民主政治的本质决定的。这是因为:一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意志,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度,依法治国即依人民的意志治理国家事务,法律至上即人民至上。二是,法律具有规范性和确定性,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或废止。三是,法律具有普遍性,它在其有效时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四是,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法律以国家权力为后盾,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任何个人或组织违反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特性,决定了我国法律具有崇高的权威性,从而奠定了依法治国的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4、树立法律的权威,还要切实有效地实施法律。依法治国的要害是执法,难点和重点也是执法。执法的难点是对权力的制约。因此,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制约权力的有效方式就是尊重法律、落实法律,树立起法律在国家和生活中至上的权威性。当法律规定和国家权力在法律执行问题上产生矛盾时,必须是法律的效力高于权力的效力,此乃依法治国的真谛。
  三、维护法律权威性的具体要求:
  1、必须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基本行为准则的观点。在一个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社会规范,包括法律、道德、政策、习惯、宗教等等,它们都是调整人们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辅导提纲
       学习贯彻党章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
       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党课教育…
       党课本职岗位上树起一面先进旗帜
       公安机关树立现代执法理念学习辅…
       奔跑同学教案
       选举出席县党代会代表培训会上辅…
       信息网络课程教案示例
       统计法律法规讲课稿
       党委书记第七个党风廉政教育月里…
     
    践行科学发展观提升人大履职能力
    领导组织部创先争优讲话稿
    第二阶段党支部对党员评议意见标…
    九十教师节贺词
    绿色瓜果菜博览会招待宴会致词
    司法局发展法制教育讲话
    同创文明社区共建美好家园社区团…
    民营橡胶补贴项目工作方案
    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副县长
    安全生产论文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治…
    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工作方案
    社会跨越发展工作意见
    推进社会管理工作意见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
    社会救助工作责任管理办法
    社会治安综合整顿工作汇报
    经济和社会建设工作安排意见
    建设小康社会监测工作报告
    节水型社会建设意见
    构建社会救助网络工作意见
    学习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