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写了《为人民服务》一文,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响亮口号。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了党章的总纲。从此,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和为人民服务,成为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成为共产党人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永恒主题;成为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标志。
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曾经用不同的语言,表述过同一个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里,开宗明义地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上个世纪50年代,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国际青年代表团时,针对他们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是什么?”的问题,明确回答:“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假如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他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57页)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并多次强调,检验和判定各项改革政策和工作都要始终坚持和考虑“人民满足不满足”、“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拥护不拥护”。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宗旨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
作为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必须体现在全体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中。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假如头脑中没有
树立起正确的利益观,私心杂念就会占上风,就不会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实践党的宗旨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2000年初,江泽民总书记从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作出了“三个代表”的精辟论述。这一重要思想是在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今年5月3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心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做了全面阐述。他强调指出“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其要害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个代表”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者是密切相关、辨证统一的整体。先进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最终决定力量,从根本上决定和影响着先进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对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归宿和出发点。我们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非凡利益,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三个代表”不是自封的,也不是凭主观想象就可以做到的。只有真正在实践中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老百姓才会认为你可以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也才会真心实意地跟你走。这才是我们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的真正所在。需要强调的是,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通过我们每一个党员和党员干部的言行来体现的,任何谋取私利的行为都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背道而驰。
由此可见,要实践党的宗旨、坚持“三个有利于”、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无不需要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并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