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支流就有可能变成主流,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资产阶级利益观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格格不入,假如抱着这样的利益观不肯放手,就不配当党员干部,更不配当领导干部。那么,我们党员干部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利益观呢?对此,刘少奇同志早在六十多年前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里就作出了高度概括,他说:“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我们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在每个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都要使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完全一致。在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不一致的时候,能够毫不踌躇、毫不勉强地服从党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为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事业,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
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性’或‘党的观念’、‘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原则性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意识纯洁的最高表现”。
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共产党人应有的利益观归结到一点,就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短短九个字,却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的利益观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观念。这里所说的整体利益,就是指党和人民的利益,个人利益则不单指党员干部本人,还包括自己的家庭成员和亲属的利益。当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必须具有无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的观念。
2、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观念。也就是说,党员干部不仅不能只顾个人利益,而且不能只顾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局部利益,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从全局的高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必须具有无条件服从全局利益的大局观念。
3、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观念。有些事情从眼前看是有益的,但从长远看是有害的,这就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具有战略家的眼光和胆识,不为眼前利益所惑,树立为长远利益而奋斗的坚定信念。
4、甘于清贫的无私奉献观念。在“先富与后富”等利益关系面前,不仅要把群众摆在前面,还应当时刻不忘人民公仆的本色,突出一个“谋”字,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无私奉献精神。
5、自律基础上的遵纪守法观念。非凡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都必须在政策和法律答应的前提下来进行,党员干部更应该强化自己的法制观念,即使在谋取正当利益的时候,也要严格自律,在致富的道路上模范地遵纪守法。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员对待利益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共产党员一切言行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是不是称职,最根本的标准也是这一点。
最近,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正在学习市检察院一分院副检察长方工同志的先进事迹,方工同志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好,他说:“廉洁没有底线,自律不能封顶。”实际上,这也是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在利益观方面应有的追求。
二、党员干部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这不是什么人强加给我们的,而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客观要求,是我们从入党那天起就郑重许下的诺言,倘不如此,就是背信弃义,就失去了当党员干部的资格。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想至少有以下几条理由。
1、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是实践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
1944年9月5日,一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在陕北安塞县烧木炭,因为炭窑倒塌牺牲了,他就是张思德。为了纪念他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