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混合身边的物质(一)
一、教学目标
⒈指导学生学习按观察物质混合与分离的基本方法进行观察;
⒉指导学生学习几种混合与分离物质的操作方法;
⒊指导学生学习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定物质混合后有没有发生变化;
⒋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质制造混合物,并学习观察混合后有没有发生变化;
⒌教育学生要学会和同伴合作,保证本组每个学生都有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
⒍了解存在于我们四周的物质大都是混合物,人们根据需要制造各种混合物。
⒎感受实验前的猜测和假设的重要,懂得通过实验观察获得事实、根据事实做出判定才是科学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混合与分离的动手操作,对混合现象仔细观察,并做出判定。
×难点:熟悉到混合后的沙豆、油水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三、材料预备
每组透明杯子两个、一次性塑料杯只、纱网块、筷子或玻璃棒根、黄豆与砂子各半杯、放大镜。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思路
引入课题
×出示杯中的黄豆和沙子,谈话上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不少观察的本领,这里有一些黄豆和沙子,比比谁发现得多?
×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尽可能从多方面进行观察。
学生从杯中取一些黄豆的沙子,分别放在纸上,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观察后放在一边待用)
学生综合观察结果,发表观察发现。
通过观察了解混合前的沙和黄豆是怎样的,为判定混合后是否发生变化做好预备。
混合沙和豆
实验
×谈话:把这些豆和沙混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样?
×
×设问:你打算怎样把它们混合到一起?
×谈话:仔细观察,混合后的东西是怎样的?
×谈话:想想,给杯中的这些东西取个名字?
综合学生的观点,引出“混合物”的概念。
×学生猜一猜,说说自己的理由。
×
×学生设计混合的方法,各组合作进行混合。
×观察、描述观察后的沙子和豆子。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说这样取名的理由。
依据已有经验进行思考与判定。
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
观察熟悉混合后的物质的主要特征。
通过取名进一步对混合的物质进行观察与熟悉。
分离混合物
实验
×创设问题:你有办法再把这些豆和沙的混合物分离开来吗?
让学的方案。
×看看教师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动手将它们分离开。
让学生评价自己小组的分离结果是否理想。
×谈话:与纸上的沙与豆比一比,分离出来的豆与沙子有没有发生变化?
×
×设问认为变化的学生:你认为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
×
×这时还能叫作豆,叫作沙吗?
×各小组议一议,制定各小组的分离方案。
×各小组交流方案。
×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或自制装置分离。
小组观察、比较。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