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安置,都要自谋职业。诸如还有企业破产、土地征用、干部提拔等制度的不断变化,令人无法把握,不确定感油然而生。
至于民众反贪官、庸官的心理更不用分析,因为许多行政不作为和腐败现象早都令民众所憎恶。
产生这些复杂心态的根源是社会转型期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变化的结果。我国的改革尽管避免了“推倒重来”的混乱,但由
于政治、经济、社会各个层面推进的时间、深度和广度都不尽相同,从而造成了目前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民众的心态也必然显示出不平衡性和复杂性。尤其是近年,社会变迁速度加快,结构重组释放出巨大的压力,再加上固有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改革带来利益分化非凡是贫富分化日益加剧,致使一些弱势群体难以承受,从而引发不同程度的社会震荡。
()战略升级。我国正迎来一次战略升级。今年的“两会”关注的热点将是——中国的战略升级。
这一战略升级的内涵,是从以往的以经济增长为主的单兵突进,转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圭臬的新的发展战略。这一新的发展战略更加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并在主张“以人为本”的同时,致力于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布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由此可以看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新的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那么,为什么现在我国要实现战略升级呢?理由有两点:
首先,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不断提升的经济总量已经和正在对世界既有的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刻影响,我国政府必须在这一全新的平台上,对下一步发展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
××年,我国总量约占世界总量的,贸易额占全球贸易的,分列全球第六和第三。这是存量,假如按增量算,××年我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高达,贸易增长对全球的贡献率超过。中国目前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中国的逐渐强势,冲击了旧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并由此引发出“输出通缩、威胁世界能源安全”等等狐疑乃至敌对情绪,以及政治上的所谓“中国威胁论”。这些必然要求我国站在全球视野中审阅自己、审阅世界,制定新的发展战略。
其次,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在为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的同时,也使社会发展滞后问题日益凸现,我国的发展战略必须从单纯的追求经济增长转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
××年,我国年均增长,经济成就巨大。但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并随之产生了收入差距过大、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差、科教卫生事业落后、价值体系不健全、道德失范等诸多问题。
××年,我国以全球的,消耗了
的石油、的钢材、的水泥。消耗了全球原材料增量的左右。新中国成立多年来,我国增长了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增长了多倍。××年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倍,是德国的倍,日本的倍,印度的倍。
社会事业滞后引发的公共安全威胁、教育落后产生的诸多问题等等,都极大地降低了人们对改革发展的满足度和生活质量。
由此,必须通过对旧有的发展战略的扬弃,探索一条适合现阶段中国发展,解决发展中瓶颈制约的新的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便建之于这样的现实思考之中。
总而言之,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新世纪发展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选择。
三、什么是和谐社会?
什么是和谐社会在月日中共中心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给了很好的诠释:他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