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这将伤害穷人家庭。
这些富翁们的举动也许不能使得社会达到和谐,但他们至少在抑制过度的贫富分化,也许和谐只能是人们心中一个永远相对的概念,但人类社会追求和谐的心却永远不会,也不能老去。
和谐的社会需要更多的仁者。看到那个逼三轮车夫给狗下跪磕头的“城里人”终于被依法拘留的消息《车夫轧死小狗被逼磕头狗主人遭拘留罚款》,黑龙江日报报道,我并没有感到轻松和解气,相反,一丝悲哀涌上心头。我并不能依据新闻所给定的零星信息,就能判定大庆这对“狗主人夫妇”就一定是富人,只不过,身为城里人,在面对相对弱势得多的农村打工者时,这对夫妇布满着浅薄而又可怜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在相对于他们更高级的优越感的压迫下,越发地显现出病态来。因此,当能够体现出自己强势的时候,做出什么样的无耻和缺德的举动来都不令人希奇。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对夫妇既可嫌更可怜。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事件中逼人下跪的中年男子,是大庆市某单位的退休干部。而车夫之所以不得不扑通一跪,不仅仅是害怕对他来说属于“天价”的索赔,更是屈服于“到交警队说话”的威胁:因为“大庆市不答应人力三轮”从事营运,一去非砸了饭碗不可
在灯红酒绿的城市,总有这样一批处于边缘状态的弱势群体。且不说进城奔命的民工,就说破衣褴褛的乞丐吧,我们在对待他们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当然,这很复杂,相当数量的伪乞丐在赚取我们的金钱的时候,更欺骗了我们的感情,因此我们麻木甚至愤怒。于是不少城市在尊重民意的旗帜下,开始禁乞。或是或非暂不去说他,我只是想说,尽己所能地资助一点吧,哪怕十个人中有八个假乞丐,只要我们资助了两个真乞丐,就是一种安慰。更何况,不惜以放弃尊严来讨要一点生活,这本身就值得怜悯。假如真有什么更好的谋生技能和办法的话,谁不想活得滋润而有尊严呢?
这让我想起了一则让人落泪的新闻。一个妇女,因为下岗家贫,生活困顿。上高三的孩子想吃鸡补身子,于是母亲到市场偷鸡被捉。在向别人哭诉这一原委的时候,尊严随着泪水一起倾泻!在好心人要给她买一只鸡的时候,她含泪埋头,奔出人群!在叙述这样新闻的时候,我都忍不住心里一阵酸楚。事情的结果我已不想叙述。这类事情出现的本身,就在拷问着你我的的神经。
还是让我引用一个闻名的外国故事来对照一下:一个母亲因为贫穷偷了食物给她的孩子们吃,结果被起诉了。法官的判决是这样的,他说:“这个女人因盗窃有罪,判罚××元。而我们的社会里还有这样一个母亲需要靠偷窃来养活儿女,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因为我们的冷漠而有罪,每人判罚一美元。”法官说完,摘下自己的帽子并第一个站了起来,掏出一美元放在桌子上。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震动了,人们排起了长队,缴出了让每一个人终身难忘的一笔罚金。
我们在进行类似的道德判定的时候,并不是一定要交一笔象征性的罚金,但必须是怀着悲天悯人之心来平等地善待弱势者,只有常怀爱人之心,我们才是一个令人尊敬的的仁者,而只有更多的仁者,才会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来源:人民日报——时代潮)
下面,我简要把收集到的资料和学习的体会分四个问题介绍给大家:
第一、和谐社会的理念是怎样提出的?
第二、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四、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先讲第一个问题:
一、“和谐社会”的理念是怎样提出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心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