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这是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对群众工作的新熟悉,是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的明确要求。
第一,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作风粗暴,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还有的在处理同群众切身利益相关问题时,不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讲,还是在政治立场上出了偏差,在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出了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自觉性。
第二,要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凝聚和激励群众。所谓说服教育,就是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针对群众思想上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凝聚人心、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所谓示范引导,就是要通过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榜样行为宣传群众、引导群众,使广大群众熟悉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从而自觉地拥护和赞成党的主张。所谓提供服务,就是要把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同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尽心尽力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第三,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做好群众工作,不仅要善于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而且要善于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这两个方面不可偏废。我们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并不意味着对一些群众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和其他问题,对一些群众提出的不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要求,对一些群众中出现的违法现象,可以放任自流。越是矛盾突出,越是问题复杂,越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工作,引导群众正确分析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利益关系,正确熟悉自身利益及其实现途径,自觉为改革发展稳定贡献力量。要善于摆事实、讲道理,努力做到深入浅出、以理服人,使群众能听得明白、听得进去,真正产生实际效果。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着力提高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本领,善于在
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做好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工作,把广大群众凝聚在党和政府四周,共同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奋斗。
.为什么要有效防范和应对来自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维护经济安全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决定》明确提出,要有效防范和应对来自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这是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的必然要求。
对外开放多年来,我国经济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年,我国经济贸易依存度已达%,这意味着国际因素将更大程度地影响我国的经济波动。为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既要保护、调节和控制国内市场,又要维护全球化了的民族利益,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经济安全的获得是长期努力的结果,但它的失去既可能产生于长期因素的积累,也可能来自于偶然的突发事件。经济安全涉及土地、水、能源、金融、财政和信息等很多方面,对我国来说,当前最为突出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金融安全,另一个是能源安全。
第一,金融安全。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假如出现系统性风险,波及面广,危害性大,必然危及经济、社会甚至政治稳定,后果极其严重。现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