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局行风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召开座谈会、发放测评问卷、走访服务对象、征求意见和建议,梳理问题并形成整改措施。实践证明,规范化操作法不仅有效地指导基层如何做工作、提高了工作运行质量,而且也有力地推动了工作开展。经统计,5年间全局投资了近120万元购置了2台电子查询机、4台柜机空调、35张休息椅、8张签字台、6部饮水机、40个便民盒、50台微机及配套办公自动化设备。
三、融入工作,加大力度,围绕行业抓整改 行风建设必须与日常业务工作融为一体才能取得实效。在房管系统,就是要以规范项目审批、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提供优质服务、严格履行承诺为重点,着眼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突破口,以优化政策、政务、经济发展环境和提升服务质量为根本目的;切实把行风建设渗透于房产交易、产权办证、公积金贷款、物业管理、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房改政策制定、直管公房维修、房屋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融入工作运行的全过程。在规范项目审批方面,设立“行政审批窗口”,公示业务流程,房产管理审批项目实现一个窗口办理,清理取消行政审批(许可)项目17个,审批时限和理件时限平均压缩20天以上,房产交易办证45天压缩为7-10天,抵押登记15天压缩为3天以内,抵押注销登记7天压缩为立等可取,公积金贷款15天压缩为5-7天;在优化服务窗口方面,新增服务窗口4个,实行了“一条龙”服务模式和产权市场合署办公,统一了房产交易应用软件,业务办理一岗双能,信息输入建档同步进行;在网络技术普及应用方面,加快数字房产和房地产预警预报系统建设,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综合服务,建成具有“国家一级档案库”资质的房产档案信息库,实现了房产交易“网上签名”,理件速度有望实现5天以内;在规范物业管理方面,率先推行“物业管理明白卡”,物业服务“一卡”告知;在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方面,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步伐,新建经济适用住房230万平方米,有近2万户居民迁入新居,做好廉租住房补贴工作,为全市人均住房面积15平方米以下的困难职工发放补贴1700户4720人179.5万元。 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行风建设成果,我们舍得投巨资、花力气,有很多感人的事例被群众传为佳话。产权中心投资130万元引进了在国内居于领先技术的房产测量设备,该设备采用激光技术测距认定房产面积,使误差降为0.01%以下,从根本上解决了房产消费过程中的缺斤短两现象;设立省直房产交易窗口,免费为省直房产交易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推出“上门服务”便民措施,先后为6000多居民办理了公积金贷款审批,430多例房产交易办证手续;加大房管政策法规宣传力度,投资230余万元开通了石房网站系统,公积金门户网站正抓紧建设之中;借助新闻媒体,在电台、电视台、省会报刊中宣传房管、房改政策36次;印发25万余份测评问卷,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梳理问题,改进工作;规范信访举报件处理程序,妥善解决23例遗留问题,基本做到了信访举报无复发;建设三个业务大厅,实现了房产交易就近办理,公积金业务进入大厅办公;围绕群众反映的物业管理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先后出台6个配套文件、6个示范文本,有力推进了物业管理规范化;投资128万元抓好直管公房维修及安全管理,采取年度拉网式排查和房屋安全大检查措施,消除房屋安全隐患,造福社会,服务市民。 搞好行业作风整改是行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行风建设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主要是执行法规政策存在的随意性问题;工作效率低、工作效果差的问题;工作环境不治理、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服务态度生经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