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强制要
本文由: 免费提供 求:具备太阳能集热条件的新建12层以下住宅建筑,建设单位应当为全体住户配置太阳能热水系统,未配置的不予通过建筑节能专项验收。这一强制性要求,为太阳能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外,还积极推动政府工程应用太阳能,如在侨香村经济适用房中大规模应用太阳能,带动社会工程太阳能应用;积极申报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市共有5个项目入选,占全国同批次入选项目数的20%,为太阳能利用发挥了先导作用。推广绿色建材节约能源减少废渣废气排放总量
建筑材料的品质、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直接决定建设活动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总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建设活动排放废渣废气的总量。如推广应用高强钢和高性能混凝土,可节约大量的钢材和水泥;采用高强材料,可提高施工作业效率,提高建筑质量,延长使用年限,解决建筑结构中肥梁胖柱问题,不仅可以增加建筑使用面积,也可使结构设计更加灵活,提高建筑使用功能。通过节约钢材和混凝土,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废渣的排放。通过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减少对实心粘土砖的应用,从而节约土地资源,减少结构自重,从而达到节材的目的,并可消化利用粉煤灰等废料,从而减少工业废渣的排放。推广散装水泥,也可以节约大量包装材料。我市建设领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推行建筑材料的节能减排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1991年,我市开始推广散装水泥。目前散装水泥使用率达到78%,预拌砼的使用比例超过85%(特区内达到95%以上),被评为全国发展散装水泥示范市。据统计,在过去的十年间,共使用散装水泥2380万吨,相当于节省包装袋47.6亿个,价值10.7亿元,节省能耗40.75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2万吨,减少水泥破损量10.73万吨,减少向大气排放粉尘9.4万吨。目前,使用散装水泥比使用袋装水泥每吨少30元左右,以此计算,十年来全市使用散装水泥共节省支出71.4亿元。
从1993年开始推行墙体材料改革,颁布实施《**市推行新型墙体材料管理规定》,大力推广砼空心砌块、加气砼砌块、空心轻质墙板、复合墙板等新型墙材,从1993年到2009年12月,累计使用新墙材100.8亿标砖,全市新型墙材的使用比例由3%上升到95%,累计节约土地1.66万亩,节约能源折62.5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6万吨,利用工业废料152万吨。
在工程建设中,以推广使用高强度钢筋和高性能砼为重点,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率。如市民中心、少年宫、宝安体育中心等项目使用新ⅲ级钢,比原设计节省钢材9000吨,金润大厦采用c80的高性能砼,仅七层以下的墙柱就节约混凝土610平方米,钢筋121吨,减少自重1654吨,砼和钢筋分别比使用c60砼节省了22.8%和23.5%。此外,还通过工厂化生产建筑构件、现场拼装的方式,节省现场浇灌而导致的大量砼损耗。
1997年,市政府颁布《**经济特区预拌混凝土管理规定》,确立了预拌混凝土生产、使用的相关制度。从1997年到2009年,全市共生产预拌混凝土9866万立方米,按每立方米混凝土添加120公斤粉煤灰替代100公斤水泥计算,全市共使用粉煤灰1184万吨,节省水泥986.6万吨,价值约33.5亿元。
推广新型建材,提高建筑品质。如大力推广塑钢门窗,提高建筑隔热性能,提高建筑舒适度。推行新型排水管,减少管网水耗,改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