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经验材料 >> 正文
实行考核制度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经验材料

  五、基层党支部工作以季度考核为时间单位,不搞频繁检查

    基层党支部考核的时间间隔设定为每季度一次。为什么考核频率不是每月一次或是半年一次呢,这是党委经过充分论证后得出的结论。首先,公司党委对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等相关项目的考核大部分是每季度一次,如党支部大会、支委会、党课活动、党章学习小组等基础工作,只有党员组织生活(每两星期一次)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每半年一次)等少数几个考核项目有所不同。党支部工作季度考核符合“便于操作”的原则。其次,每季度进行党支部考核更符合公司紧张的生产经营形势,基层党支部易于接受,更能体现“实事求是”的理念。近年来,由于公司生产总量不断扩大,生产节奏日益加快,基层党务干部和党员都承担了大量的业务工作。这就要求党支部考核要适量、适中,恰到好处地对基层党支部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既不能淡化党支部工作的重要性,也不能不顾其他业务工作,过于繁琐地进行党支部考核。在这种情况下,每月一次考核就显得过于频繁,而半年一次,又显得过少。因此,季度考核的工作方式得到了基层党组织的认可和欢迎

  六、基层党支部工作考核同步实现对党支部书记的考核,不搞重复考核

    基层党支部工作考核虽然反映的是党支部的得分情况,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党支部书记工作的效率和成果,对党支部书记是一种促进和监督。公司党委规定,凡是在基层党支部考核过程中,最后得分低于70分的,部门党支部书记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公司党委将约见党支部书记,并责令限期整改。若下次考核仍无起色,党委将考虑更换党组织负责人,并对部门党政同步进行警告。

    基层党支部工作考核制度实行一年以来,各基层党支部书记越来越重视党建工作,党支部基础工作逐步走向规范。每次评分后,排名和得分不理想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常常会主动与党委和党群各部门沟通,请教工作经验和方法,分析自己党支部存在的不足,找准切入点加以整改。党支部书记工作能力和作风在考核中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加强。

    从今年开始,我们把党支部考核分数引入党支部书记个人绩效考核,直接与党支部书记的个人收入挂钩,同步实现对党支部书记的个人考核。

  七、党支部工作考核同步促进党委机关干部的工作,不搞单向考核

    党委机关对基层党支部的考核不仅仅是单向考核,同时也包括对机关自身的考核,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首先,基层党支部工作考核制度的制订需要党委机关干部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广泛听取各级党组织意见,才能制定出符合基层特点、具人性化、可行的考核制度。考核制度制作和修订的过程,也是党委机关干部工作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如在设定组织生活出勤率考核标准时,公司党委为了提高要求,规定每次实际出勤率考核要达到90%以上。在试运行过程中,部分较小的党支部向党委提出,对于实际人数少于10人

本文由: 免费提供 的单位,设定每次出勤率90%以上的标准,就是要求这样的党支部每次缺席人数要少于0.9人,而人作为个体是不能拆分的,这在实际效果上就等同于每次出勤率为100%。显然,这种考核标准对于人数少于10人的党支部来说是不合适的。党委机关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自身在制定制度时确实考虑不够周到,于是把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探索党群组织功能提升新途径经验…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思考经验材…
       强化管理服务重视政治思想经验材…
       基于宿城区推行集中式分层化干部…
       农村党员分类管理经验材料
       国税局电动车销售行业税收创佳绩…
       水政执法经验材料
       市公路主枢纽站场建设经验材料
       国家金库支库精建设国库文化经验…
       县计划生育服务站经验材料
     
    医院文化建设意见
    情书校园情书甜言蜜语型
    初中加快科学发展观实践方案
    作风建设活动党性分析材料
    服装培训及加工业女能手交流经验…
    元旦晚会主持词
    演讲稿基本写作方法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产学研总结
    领导政协会议讲话
    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现场会讲话
    政务信息量化考核管理办法
    果业建设考核管理办法
    党政系统部门工作考核管理办
    日光温室建设考核管理办法
    村级农民用水考核管理办法
    劳务工作考核管理办法
    农开局实行四公开管理工作意
    物价局实行网络问政工作意见
    竞争性资源实行招拍挂工作意
    实行预警监控节能工作方案
    经验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