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基于宿城区推行集中式分层化干部培训模式的经验材料
去年以来,宿城区结合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大胆探索,把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作为重点来抓,推行了以“干部集中培训月”为主要形式的“集中式、分层化”干部教育培训新模式,在全区形成了大培训、大促进、大提高的浓烈氛围,实现了中心任务和干部培训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
一、“集中式、分层化”干部培训模式的实施情况
“集中式、分层化”培训是为解决目前工学矛盾而进行的探索和尝试,我们在工作中,着重从以下几个环节推进工作开展:
1、转变思路,集中时间精力,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如何解决工学矛盾,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充分调动干部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一直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难点、重点、焦点问题。去年以来,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走访等形式,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调查,大多数干部反映,零散式、“独立团”式的培训不系统、效果差,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干部学习和“充电”的需求,而且还会与中心工作相互交叉扯皮,影响培训实效。如果每年安排一个较为固定的时期集中开展教育培训,大家共同学习,容易为广大干部所接受,而且培训效果良好。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在征得区委主要领导的同意后,根据区委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的总体安排和区直各部门申报的办班方案,将7-8月份作为全区“干部集中培训月”,将全年的培训项目和培训班次集中在这一个时间段内,集中精力,统一组织,统筹安排,集中培训。在这一个多月时间内,全区原则上不召开大型会议,各单位各部门也尽可能少地安排工作人员外出招商,一门心思抓培训、抓充电,保证参学率和培训效果。
2、强化领导,严格考核奖惩,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性。区委专门成立干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集中培训的组织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也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培训工作实施机构,主要领导负总责,全面抓,分管领导尽全力,具体抓,统筹安排,确保不走过场。区委组织部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两个督导组,采取电话询问、现场督学、记录检查等形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促和检查,促使各单位早计划,早组织,早培训,完成集中培训的目标任务。同时,把干部参训情况、考核成绩及培训实效予以量化,换算成一定的分值,计入干部培训档案,年终进行统一评比,兑现奖惩,调动干部参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整合力量,注重分层实施,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互动性。一方面,充分挖掘现有培训资源,整合各职能部门的力量,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办法,发动组织机构、部门单位、干部个人全力参与,分部门分层化实施培训,形成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良好培训局面。在面上,组织新任科级干部、企业家、党政干部业务管理及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班等4个主题班次;在线上,以各部门为单位,根据行业、系统业务需要和基层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分行业、分系统进行培训,共举办20个班次;在点上,各单位各部门干部职工广泛参与,各类参训人员达3000余人次。另一方面,注重提高培训层次,按照“博而广、少而精”的原则,先后邀请上海同济大学朱德米教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