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联村自治交流材料
面、稳步推开的思路。把选准试点村庄作为至关重要的环节。在试点村庄的选择上,以影响力大、基础好、带动力强的村庄为重点,综合考虑村庄的纽带联系、群众的认同感、利益的共享性和联村的效应等几方面因素。像马园联村,除马园的影响力和劳模的号召力外,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实施的“再选马园”工程形成的利益纽带和群众的认同感,以及利用马园品牌这个无形资产所产生的预期效益,对联村的组建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像强弱联合的社庄联村,社庄雄厚的经济实力、完善的农业生产设施、规范的管理制度,对长期处于后进状态的许后村的干部群众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群众的认同感使联村面临的各种疑难问题都迎刃而解。像以工业立村的杜行联村,也是适应了三个村庄民营企业抱成团,攥成拳,扩大影响力的要求。正是这些可行性和必然性的因素,才使联村自治工作能在党委政府穿针引线的指导下,水到渠成地顺利组建。为确保联村自治联一个成一个,对各联村的工作都是扶上马,送一程。县委要求,对每一个联村,乡镇党委都要派驻一个由党委班子主要成员任组长的工作组,工作组主要任务是承担新组建联村之间的协调沟通,帮助联村党总支、联村委员会开展工作。实践证明,联村工作组对促进新组建的联村各机构、人员之间的沟通、理解、磨合、润滑起了很大作用,有效避免了由于制度不完备,互相不熟悉而产生隔阖进而影响联村的工作。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一周一报告,两周一调度,一月一交流的工作制度。乡镇每周上报一次工作动态,县联村自治办公室根据各联村工作动态,及时向县委反馈;每半月召开一次调度会,研究工作重点,商讨解决存在的问题;月底分片召开交流会,交流看法,总结经验,理清工作思路。在联村试点工作基本成功后,我们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组织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及时在全县
经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