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政管理经验材料
威信得到进一步提高,钉子户的嚣张气焰也受到了有效打击。 二、争取支持,网络化管理,初步形成齐抓共管的链式管理模式 随着我区工程建设进度加快,“8小时重庆”三改二工程已有50%合同段交付使用,20%的合同段即将交付使用,60%的重要乡镇“2小时黔江”样板路已交付使用,而我区八百多公路的路政管理战线,大队仅20个管理人员编制,在战线长、人员少、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充分挖掘潜力,管好公路,巩固交通建设的心血和成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和难题。为此,大队及时制定措施,调整工作思路。 (一)工作分片,责任到人 我队在年初制定了目标管理制度,一是将大队路政管理人员分为两个中队,一中队分管北面片区,二中片分管南面片区,各中队再具体分工、落实责任,包干到人。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周计划表,日巡查路线,对重点路段特别是样板路,确保每日必须巡查,较为偏远路段,确保每周一次巡查;二是严格执行督查制、讲评制。大队领导、分管领导坚持不定点、不定时地全线检查,尤其是新建公路、样板路坚持每周一次重点检查。对发现问题,以口头通知、督办通报的形式,及时处理,确保小案件不过夜,大案件不拖拉;三是周五实行讲评制,在每周五的职工会上讲评周内工作,首先由中队长作工作总结,分管队长、大队长根据督查情况,定成绩,指出问题,提出改进要求。 (二)建立社会举报监督网络 群众的眼睛是最亮的,要及时发现公路上存在的问题,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我队广泛建立社会举报监督网络,受到较好效果。一是在公路沿线觉悟较高的群众家里设立举报电话,以获得最快的举报信息;二是与公路沿线村委、村干部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充分发挥村干部的作用,带头制止、监督、举报违法违章行为;
经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