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的客观需要;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重要内容。深入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行政效率,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对行政权利的监督和制约;有利于促进勤政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繁荣公正文明的和谐社会。为了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工作,我局就如何来加强监督检查促进政务公开进行了一些浅显的思考。
一、我县推进政务公开的实践探索
在推进政务公开的过程中,我县各乡镇、各部门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在公开的指导思想上,突出了优化经济环境,提高行政效率。各乡镇、各部门都把优化发展环境、提供优良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作为政务公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特别是针对服务意识太淡,权力意识太浓,群众办事太难,工作效率太低,服务收费太乱的实际,把政务公开定位在优化经济环境,提高行政效率,遏制权力腐败方面,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把勤政为民、廉洁从政、当好公仆落实在行动上。在具体工作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行政审批事项56项,取消率达20.1%,并在政府网站、汉阴宣传等媒体公布,通过公开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遏制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公开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宣传教育群众,深化农村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创办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大厅实行一条龙服务,方便群众办事;公开部门、乡镇工作职能、政策依据、办事程序,建立监督投诉台和举报电话,设立监察室,加强社会监督,规范公务人员特别是执法人员的行为。实践证明,政务公开只有围绕优化经济环境,铺设一条为民便民的绿色通道,才能真正起到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工作效率,服务经济的作用;只有围绕民心工程,架起一座连心桥,才能真正起到化解矛盾,密切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只有围绕源头治理,构筑一道反腐防腐的堤防,才能真正起到规范行政行为,遏制权力腐败,提高行政效能的作用。
(二)在公开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上,突出党委领导,政府主抓,多方配合。全县各级都把政务公开作为改善发展环境、推行阳光行政的头等大事,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县上成立了以县委分管领导为组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人事、监察、教育、民政、财政、卫生、交通等14个部门为成员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各部门、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并逐级设立了政务公开办公室,做到了资金、人员、场地和设备四落实,抽调专人负责本单位的政务公开工作。确定了政务公开联络员,定期沟通工作情况,逐步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牵头主抓、办公室组织协调,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检查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形成了各级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的良好工作局面,为深化政务公开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在公开的内容上,突出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群众最关心、反应最强烈的事项是政务公开的热点;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现象的事项是政务公开的重点;敢不敢将自己的行为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是政务公开的难点。在政务公开的内容上,坚持面向群众,贴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