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党员,促进了党性意识的增强,能自觉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组织开展义务劳动、调解纠纷、宣讲政策、结对帮扶、资助公益等活动,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促使党员干部互相竞争,较好地解决了党员与非党员一个样的问题。如从**乡建立空巢老人联谊会,提倡党员干部结对“空巢老人”,做到“一周一探视,一月一联谊”活动开始,得到了全乡党员干部的积极响应,现在党员已结对空巢老人91名;在县两代会期间,我们乡党员开展了“迎两会、扮靓楠溪江”活动,打扫卫生,清除楠溪江沿岸有碍景观的垃圾污染物,在家党员都参加了活动;在植树节期间,倡导党员群众“少毁一片林,多植一棵树”活动,并且要作为一份责任管理好,受到了党员群众的大力支持。对个别党员因特殊情况,未能及时参加活动的,如**村党员李永计的花岗岩采石场生意很忙,有时不能及时参加公益活动,个人自愿捐资2000元为村民造路,方便群众。各村出现险情或突发事件,冲在最前面的总是党员干部;在组织森林防火宣传或扑救森林火灾,党员成了主力军和骨干力量。今年森林扑火出现了一村有火情、各村来支援的可喜景象,**村一些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附近乡村扑火最多的达14次。这些活动为党员提供了发挥作用的舞台,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好评。党员认为这样既为自己积累了分数,又大胆地做好党员本就应该起到的带头作用。 二是解决流动党员管理难的问题。农村党员实施分层量化积分管理办法后,赋予外出党员基础分为50分,所以每个流动党员必须争取10分以上,才得以合格。分层量化积分考核管理明确规定:流动党员外出半年以上要向各村党支部请假,并要在每年春节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期间,每季度寄交1篇思想汇报的每次计3分,年终有书面总结的计5分,作为对流动党员的基本要求。年终回家,要参加党的基本知识考试,作为考核流动党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种措施后,促进流动党员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解决了流动党员管理没有好办法的问题。我乡是外出流动党员较多的山区乡镇,自试点以来141名流动党员中有132人已来乡办理《党员流动证》,今年第一季度交寄思想汇报70余篇,主要汇报在外思想状况、生活状况等,增强了外出党员的组织意识、纪律意识和党性意识。 三是解决开展党内活动难的问题。农村党员分层量化积分管理办法的实施,调动了党员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热情和主动性,全乡统一定于农历每月初十为党员活动日,乡党委预先确定学习主题和内容,由驻村干部和驻村指导员一起下村召开党员支部大会,共同学习有关资料,开展党员大讨论,观看电教片等,解决了支部召开党员大会难,党员参加活动少的问题。现在是“党员开会不用愁,收缴党费不用愁,组织号召不用愁”,大大增强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乡党委组织了“学先进、找差距、谈体会”、“学好党章、争做合格共产党员”等主题学习活动,在各村党员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在家党员99.6%参加了党日活动,而且各村党支部自己也经常组织一些活动,表面上是为了增加积分,事实上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解决民主评议流于形式的问题。推行分层量化积分管理办法后,各村党支部书记和记分员严格执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党支部书记做到及时定量地召开有意义的党员活动,记分员做到记录认真细致,不徇私情,不怕得罪人,每次召开党员活动时,认真校对每位党员的积分情况。党员一月一评、一月一计分,把党员每月的积分情况在每次党员活动中进行校对,年终以累计积分多少作为评议党员的主要依据,使对党员的民主评议从主观评议转变为客观评议,党员民主评议更加客观规范,处置了不合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