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任务的138%;2003年度又自我加压,将劳动保障年检任务确定在250户,实际完成251户。在劳动保障年检工作中,将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技术岗位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参加社会保险等作为年检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把好关口,对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用人单位下发指令书,限期改正,对拒不整改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依据有关法规给予经济处罚。 在认真做好年检工作的基础上,为摸清**地区用人单位底数,做好基础性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减少工作的盲目性,2002年底2003年初在**地区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各类用人单位普查工作,并结合劳动保障年检、专项监察、日常巡视检查、举报案件专查所发现的问题,对各类用人单位进行了分类排查,实行了abcd分类管理,并制定了具体考核标准,建立考核制度,对各类用人单位实施了动态管理。这样就将有限的监察力量用在了“刀刃上”,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二)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全程监管,确保施工企业及时足额发放工资。为有效解决由于层层转包造成建筑施工企业拖欠农牧民工工资问题,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主动加强与建设主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在工程立项审批、工程招投标、开工建设、竣工验收上全程监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每半个月都要深入到施工企业,对施工人数、劳动合签订、工资发放等情况进行调查和暗访,及时处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三)加强对农牧民工劳动合同和外埠务工人员就业证(卡)办理的监督管理。监督企业签定劳动合同、为外埠务工人员办理就业证(卡)是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维护农牧民工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从去年4月份开始,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组成三个执法监察小组,历时一个月,深入盟直各类施工企业,重点开展了劳动合同签订、劳动用工年检、工资支付大检查,督促施工企业及时与农牧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及时参加年检、及时支付农牧民工工资,对支付工资当时有困难的要制定清欠计划,分批支付。 (四)执法过程中注重与工商、公安、税务、共青团、工会、妇联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为保证执法过程中形成合力、提高威慑力,加大对恶意拖欠工资的打击力度,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注重与工商、公安、建筑、税务、共青团、工会、妇联等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明确各部门在整治拖欠工资工作中的职责,及时邀请以上部门召开联系会议或工作例会,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分析研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贯彻执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五)加强与施工企业的沟通,定期与施工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加强与施工企业的沟通,及时纠正企业违法违规是解决和消除拖欠工人工资现象的有效途径。去年10月份,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牵头,召集盟内部分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就工资支付、劳动合同签订、劳动用工年检、社会保险费缴纳等问题进行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对自己的违法违规行为不藏不掖,如实反映,并对今后劳动保障监察各项工作提出了很好建议和意见。座谈会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结束,取得了预期效果,为进一步预防拖欠农牧民工资起到了积极作用。 (六)切实开展各项专项执法监察。 一是认真解决拖欠农牧民工工资问题。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精神,开展了多次维护农牧民工合法权益、查处拖欠农牧民工工资专项执法监察活动。在解决拖欠工资方面,建立了“欠薪保障金制度”和用人单位信誉审查制度,推行了企业信用登记、信用评估、信用激励和信用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