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教师于绍文、李绍光、侯云洪等正是我校教师队伍中的典型和代表,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宣传他们的事迹,总结他们的经验,拍摄教育教学录像片,使这些名师成为广大教师学习的楷模和追赶的目标。我校依托“骨干教师” 和“教学新秀”评选,广泛开展了多项师德教育活动。2003年,我校评选出骨干教师63名,教学新秀6名,极大的调动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把政治理论学习与教育理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从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新型人才的要求的高度,加强师德修养,围绕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联系本校教师的工作实际,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学校还请全国著名专家和模范介绍经验,开展人生观、价值观讨论,组织“说说身边的赏员教师的风采”、“师德之光”等演讲比赛。随着青年教师比例的逐年增大,学校成立了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会,实施了“带教制”,开展“拜师学艺”活动,为每位青年教师确定指导教师。为青年教师设“春华奖”,为中老年教师设“红烛奖”,建立了由学生、教师、领导“三位一体”的师德评价机制,对每位教师进行科学、合理、公正、公开评价,逐步形成了一种能者上、庸者下的敬业、奉献、争先的良好风气。 三. 以“活动”为契机,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1.以业余党校为阵地,加强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学校业余党校自94年以来,已开办了10期,培养学生骨干千余名,一大批积极靠近党组织的青年学生,在业余党校里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以及党的基本知识。学校定期聘请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的领导、老师做时事政治报告,坚定了学生的共产主义信念。自98年以来,已有29名同学光荣加入党组织,他们均被名牌重点大学录取,有的已成为名牌大学的学生会干部。 2.以行为规范教育为主渠道,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行为规范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它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健康全面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学校始终把学规范、知规范、守规范的活动贯彻到德育工作之中,认真贯彻落实《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的行为规范》,并结合中学生的实际,先后制定了《加强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若干规定》、《学生文明礼貌教育实施规则》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精心组织新学期入学教育,高一年级除开展军训活动外,还通过“深化军训成果,争做文明中学生”主题班会,把军训所形成的作风和意志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制定了《整治教学区秩序实施方案》建立了“文明监督岗”,教学区秩序得到较好治理。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除经常找后进生谈心外,还分别召开音体美特长生会和借读生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特别注意了对班主任老师的信息反馈,每周印发一期《内部通报》,及时通报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也表扬一些好人好事;工作中不回避矛盾,不逃避问题,这对于我们教育管理者是个警示,对于全体学生来说也是个教育。在对违纪学生的处理上,注意了处理后的教育。比如,在发生严重违纪现象的班级召开主题班会,对家庭情况特殊的违纪学生,除组织上给予除分外,在生活上给予应有的照顾。 3.举办法制教育报告,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学校聘请县公安、司法界干部为法制副校长,定期来校做法制教育报告,从而增强广大学生学法、守法的自觉性,特别是学校还曾请来唐山三名服刑人员,用他们的现身说法,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抓好后进生管理工作,明确专人负责,实施跟踪教育,完善后进生档案。同时搞好专项治理活动,针对教育管理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