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抓好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一是严把选拔关,配齐配强各级团干部。严格按照“干部四化”原则和德才兼备的条件,通过公开招考、组织选派等方式,将一大批年龄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工作热情主动的优秀青年选拔到团的工作岗位上来。目前,我市各区、镇、处、场,市直各口团干部中,平均年龄26.5岁,全部具备大专以上文化。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团干部综合素质。充分利用党校的阵地依托作用,将团干部的培训列入全市干部培训计划之中,有组织地对团干部进行培训。市委组织部每年都和团市委联合举办一期团干培训班,几年来,共培训基层团干部800人次,同时,积极选送团干部参加上级团委培训。大大拓宽了团干部的视野,促进了工作能力的提高。此外,创新培训形式。通过以会代训、现场观摩、举办座谈会等形式对基层团干部进行培训。市委组织部每年都与团市委联合举办一次团干部座谈会,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与要求,选择不同的主题,组织团干部交流学习、工作的体会,对他们提出更高要求。三是严格管理。在培养和锻炼中促进团干部不断成长。大力开展作风建设,培养团干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2002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共青团作风建设的意见》,并加强制度建设,推行团干部驻点联系责任制、过失追究制、年终量化考核责任制等,形成了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三、抓平台,不断拓宽培养、聚集、举荐青年人才的渠道
为党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向各个行业举荐青年人才,是共青团神圣而光荣的使命。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优势,努力搭建工作平台,不断推进优秀青年人才的举荐和凝聚工作。
1、不断完善青年社团建设,把青年人才凝聚在团组织周围。2003年,我们经多方调研,积极争取领导支持,成立了潜江市青年联合会,网络了全市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人才。一年来,市青联充分发挥联系面广的优势,发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将其建成了市委、市政府“引才”的重要基地。
2、建立青年人才库,促进优秀青年人才的交流。为了加大青年人才交流力度,团市委建立了青年人才库,由各地各行业层层推荐及团市委储备的200多名青年人才入库其中。团市委将其推荐至市政务网进行交流,并在潜江共青网上将其基本情况予以公布交流,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3、广泛搭建舞台,为青年人才展示才能提供机会。各级团组织通过举办科技创新大赛、演讲赛、歌咏
赛、辩论会、青工技能比赛、“五小”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为优秀青年人才搭建了一大批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各级党政领导和用人单位更为直接、方便地发现人才、引进人才。4、扎实做好推优工作,大力举荐人才。一是向各行业举荐青年人才。组织各级团组织对那些有理想、有道德、有作为、有潜力的青年进行跟踪考察和培养推荐,使更多的人通过团组织的推荐走上重要的岗位。1998年,团市委向市委推荐市制药集团团委书记何庆胜到新疆温泉县挂职锻炼,挂职结束后,该同志担任了我市安监局副局长。近几年来,各级团组织共推荐青年人才40余名。二是积极做好推荐后备干部工作。根据市委组织部安排,我们积极推荐那些年龄轻、素质优,有发展潜力的团干部作为各级领导班子的后备干部。一大批优秀团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原团市委书记郑国蓉、杨遥现分别为我市的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原团市委副书记魏祥转岗到积玉口镇任党委副书记,现担任市委副秘书长。原周矶办事处团委书记王能荣转岗到杨市任副书记,现担任杨市办事处党委书记,今年初,原团市委书记刘润长转岗到高场原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