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200万元完成了以门诊楼和病房改造为重点的一期工程,建成了开放式中西药房;1999年投资400万元,完成了以病房楼和康复楼建设为主体的二期改貌工程,率先完成了泰安市卫生局下达的第二轮改貌配套任务;2000年又对门诊楼进行了外部装修改造,建成了风格别致的绿地广场,使整个院容院貌有了很大改观;2001年重点抓好“安居”工程,建起了面积3200平方米三室两厅的职工宿舍楼。在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加大了对医疗设备的投入,近几年先后投资120万元,购置了f-820血液分析仪、c980c电解质分析仪、cx—9000b超、美高仪心脏工作站、sdn-660脑电地形图仪、lh2802胎儿监护仪、三氧消毒机、自控式洗胃机等一批高新医疗设备。安装空调120台,更新升降式不锈钢病床、全棕床垫100件套。购进南京依维柯救护车,改善了医疗服务条件。配置了一批ibm电脑,实行了微机系统化管理。医院技术装备力量进一步增强。
在搞好院内改貌建设的同时,我们结合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的实施,加强了村卫生所改貌建设。对全镇的村级卫生所重新进行了规划布局,将每村一室合并为15处卫生所。卫生所由村里提供房屋,镇里适当扶持,镇、村、院共同建设。针对原村卫生所建设标准普遍不高的实际,引入竞争机制,采取“谁建设,谁受益”的办法,哪个村工作力度大,建设标准高,就把卫生所设在哪里,充分调动了各村投资建所的积极性,加快了改貌建设的步伐。人口只有800人的西江村经济并不发达,但村两委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千方百计筹资4万元,将原村委大院重新装修改造,屋内吊顶,铺地面砖,墙壁刮瓷,外墙贴墙面砖,改建成了400平方米的卫生所,切实为村民解决了看病就医的问题,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在全镇各级的共同努力下,目前15处卫生所已顺利完成了改貌任务,并全部达到了第二轮改貌建设的标准要求。
目前,我院的骨伤专科规模由小到大,技术水平由弱到强,服务范围由省内到省外,效益由生存困难到良性运转,院容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医院的综合实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促进了三大效益的提高。骨科的快速发展带动各科室团结协作,齐头并进,形成了拼着干、争着上的良好局面。卫生院作为精神文明的窗口作用日益鲜明,近年来先后收到感谢信230封,镜匾74块,卫生院连续4年被评为肥城、泰安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2001年门诊总量达8313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