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78元,比上年增收206元。1996年以来,先后9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少数民族地区先进县”。
二、基本做法
近年来,中共**县委宣传部按照“创新机制重奖励,五管齐下促宣传”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信息网络等媒体优势,积极组织新闻稿件,拓展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和有声有色的新闻报道,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宣传报道了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实现了人大宣传工作“广播上有声音、电视上有图像、报刊上有文章、网络上有信息”的目标,为全县人大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舆论基础。
1、强化领导抓宣传
县委宣传部高度重视抓好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县委宣传部、县人大、县广播电视局相关人员为成员的人大新闻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在每年的全县新闻宣传工作安排中,都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安排部署。
2、创新机制促宣传
为进一步加大对人大工作的宣传力度,激励全县各单位、各部门、各乡镇和广大专(兼)职通讯员的新闻宣传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县创新机制促进宣传,专门制定并出台了《**县新闻报道奖励办法》,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全县新闻宣传奖励机制,规定:凡是在《人民日报》、《求是》杂志、中央电视台播发的宣传**新闻稿件,按汇款单稿酬的4倍予以奖励;在《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四川党建》、四川电视台播发的新闻稿件,按汇款单稿酬的3倍予以奖励;在《aa日报》、aa电视台播发的新闻稿件,按汇款单稿酬的2倍予以奖励;同时,每年还评定宣传**好新闻奖5篇(幅、条),每篇(幅、条)给予400元的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全县广大专(兼)职通讯员的宣传人大工作的积极性。
3、利用报刊抓宣传
报刊宣传作为最传统且最具普遍效果的宣传方式,一直是宣传工作的重要阵营。县委宣传部建立了明确的目标管理机制,将新闻稿件和信息任务量化、细化,分解到县级机关各单位、各部门和各乡镇,要求县级机关各单位、各部门每年报送简报信息不少于5篇,各乡(镇)每年报送简报信息不少于10篇;各单位、各部门和各乡镇还专门落实了具体的人员抓好新闻稿件的组织和信息的报送。同时,充分发挥全县广大专(兼)职通讯员的积极性,积极组织新闻稿件向中央、省、州相关报纸(杂志)投稿。近年来,全县已在省、州报纸(杂志)上发表宣传**人大工作新闻稿件20余篇。
4、利用电视抓宣传
充分发挥县广播电视台的作用,县广播电视每年在县人代会议召开前都要组织推出专题新闻,为“两会”的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会议期间,全程跟踪采访报道,确保会议每个重要环节都有记者,每项重要议程都要报道。在《**新闻》中开设“聚焦两会”栏目,集中播报大会盛况,共同营造这一时期的舆论宣传强势。在纪念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和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25周年期间,**县制作了专题片《辉煌--50年》,全面系统回顾我县人大常委会制度发展历程,同时还播出相关新闻,专题节目等,为宣传纪念活动营造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2005年,全年有关人大新闻稿件的采编计148件,传州16件;2006年共计152件,传州17件;20**年到目前共采编51件,传州达8件。为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人大各项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5、利用网络抓宣传
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普遍的一种传媒方式,在互联网已相当发达的今天,网民这个特定的群体已经成为了我们宣传工作不可忽视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