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经验材料 >> 正文
离退休老党员经验材料

,镇党委书记和委员经常参加老干党支部的学习和会议,及时向老同志通报镇里的大事,虚心听取老同志的意见。每年正月初一,支部班子成员都要及时提醒并陪同镇党委、政府领导到老同志家中拜年,平常喜庆道贺,诞辰祝寿,疾患探望,从未遗漏间断。20**年4月,因兴修大文公路,财政推迟了发放工资,支部向老同志们通报了情况后,大家不仅没有意见,还带头捐款6.4万元支持政府的重点工程建设。
    三是完善阵地建设,为老党员提供活动舞台。支部在规范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建设的同时,多方呼吁,争取到200万元资金建设一个主要由老干参与建设、供老干健身、休闲的文华公园和清江钓鱼基地。在**市**旧址**岭自然保护小区,支委**、**、**凡等几位同志牵头筹资5万多元建起了“半山亭”,供老人们登山时休息之用。其他如秋收起义纪念馆、镇影剧院等经老干总支多方协调,都已成为支部重大活动开展的理想场所。
     二、抓活动,增活力,让老党员工作生活常乐
     考虑老龄党员的年龄、身体状况,老干支部在组织活动时,既严格坚持制度,又从实际出发,以“简便、易行”而又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不断增强老党员队伍的活力。
     一是以支部活动室为依托,组织正常老龄党员过组织生活,在组织学习、讨论活动时,时间不安排太长,注意突出重点,活动中注重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经常性地开展“三会一课”、棋牌比赛等活动。自20**年始,支部还建立了定期活动制度,实施“阅文学习日、工资发放日、支部生活日”的“三日合一”制度,既保证了老党员准确及时地把握中央、省、市有关指示精神,也充分发挥了老党员在宣传、教育方面的优势,便于进一步做好离退休老同志工作。
     二是开展“老帮老”结对帮扶活动。对住地较远或行动不便的党员,由支部明确专人开展结对联系活动,既负责及时把支部要求学习的内容传达到位,又及时将被联系党员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向党组织汇报。支委一班人以身作则,不计报酬,勇挑重担,把离退休老党员的工作生活冷暖时刻放在心头,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组织的温暖。福建退休回居的孤身老干王碧兰,癌症恶化,结对联系的老党员陈时洪连夜将其送至医院,喂饭喂药,彻夜守护。尔后又星夜兼程,辗转千里,争取福建原单位妥善解决了医药费问题。王老弥留之际老泪双流:“今生不能报恩,来世也当还情”,此事在离退休老同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三是学习活动形式多样化,使老党员乐于其中。每年老干支部都要组织党员到秋收起义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开展“过去入党为什么,现在为党干什么,身后给党留什么”的讨论,每年组织一次老党员外出考察学习,开阔视野,更新思维。20**年,支部还利用远程教育设备,组织老党员们学习上网知识,让老党员们在充分感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外面的大千世界。
     四是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丰富的娱乐生活是实现老有所乐的重要途径。支部根据党员干部们的兴趣爱好,相继成立了诗词、书画、钓鱼、武术、登山、歌舞、象棋和计算机等兴趣小组,月月都有活动开展。支部党员的诗词作品和武术、歌咏表演多次在市里获奖,诗词小组现已有会员42人,出版诗作《红土地放歌》5集。去年**学会在**召开,与会的100多位全国诗坛名家赴**市考察,老干支部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三农问题思考经验材料
       财政局医疗管理经验材料
       烟草文化发展经验材料
       农村消防安全经验材料
       民政局政务公开交流材料
       地税局预防职务犯罪经验材料
       党支部创先争优交流材料
       反腐倡廉经验材料
       工商局创业服务年活动交流材料
       社会保障局创业服务年活动交流材…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县委书记中省直部门领导座谈会讲…
    资金管理处主管述职述廉
    民政局廉政自查报告
    略论政务公开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县城乡建设年终总结暨来年计划
    教师廉洁教育活动学习体会
    区建设局半年总结
    街道办事处半年优化发展环境总结
    开展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征文活动…
    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创建工作意
    退休老干部追悼会上悼词
    提前退休申请书
    退休申请
    致退休职工公开信
    离退休党员党性分析材料
    离退休老干部思想政治经验材
    离退休党支部经验交流材料
    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经验材
    广电局退休干部工作经验材料
    经验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