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抓机制,强管理,让老党员组织观念常存;抓活动,增活力,让老党员工作生活常乐;讲奉献,比贡献,让老党员为民之心常在;进行讲述。其中包括:坚持分类管理原则,激发离退休老党员的亲和力与凝聚力、完善机制,促进自我管理、完善阵地建设,为老党员提供活动舞台、以支部活动室为依托,组织正常老龄党员过组织生活,在组织学习、讨论活动时,时间不安排太长,注意突出重点,活动中注重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经常性地开展“三会一课”、棋牌比赛等活动、开展“老帮老”结对帮扶活动、学习活动形式多样化,使老党员乐于其中、学习活动形式多样化,使老党员乐于其中、化生活丰富多彩、言献策,排忧解难、无私奉献,发挥余热、模范带头,树立新风等,具体材料详见:
**市镇地处**两省交界处,是举世闻名的秋收起义革命圣地。该镇现有离退休人员437人,其中党员147人,分布在全镇148平方公里的98个村民小组,管理较为困难。镇党委政府一致认为老同志“不是阻力是动力,不是包袱是财富,不是闲人是资源”,始终坚持以老干支部为载体来做好敬老、爱老、用老这篇文章。**年设立镇老干支部后,从财政投入上确保了支部活动经费,不断加大对老干支部的工作支持力度,仅20**年财政实际投入就达到18.6万元。近年来,该镇老干党支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老管老、老教老、老帮老”,使老党员组织观念常存、工作生活常乐、为民之心常在,树立了新时期老党员的良好形象,探索出了一条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与作用发挥的好路子,支部多次荣获**市市级先进单位称号。
一、抓机制,强管理,让老党员组织观念常存
**市镇地处偏僻,全镇437名离退休人员分别来自5省8县市的87个单位,工作阅历、思想状况参差不齐,加之有的老同志刚退下来,忽然一下子过起清闲的生活,似乎无所适从。为让老同志永保革命晚节,不让组织观念淡漠、思想褪色等现象在老同志身上发生。镇老干支部从加强组织建设,健全管理机制着手,让每一个老党员永远保持革命本色,做到政治坚定、理想永存。
一是坚持分类管理原则,激发离退休老党员的亲和力与凝聚力。为让老党员更多地找到共同语言,激发老党员的竞争、参与意识,**年,老干支部将下设党小组调整设置为机关、工业、财贸、文教、农林水卫5个党支部,老党员根据在职时工作属性分属各小组。每个小组都建立了党员台帐,将每名党员的生日、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工作生活经历和联系电话等进行登记,各党小组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生活学习会议,每年召集同类工作属性的离退休人员开一次年会。此举既便于支部活动的组织,也大大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和支委成员的亲和力,老同志因此也更主动地参加组织生活。
二是完善机制,促进自我管理。老党员年高体弱,很需要得到组织的关心,老干支部为此建立了自我关心、服务机制,基本达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管理水平。支部每年组织老干免费体检两次,实施“联系卡”服务制度,将支委成员的姓名、电话、住址印卡发给每名老干,老同志说:“有了这张卡,就象有了常年贴身儿女,心里踏实”。老干支部内部还设立了“爱心互助基金”,现已为21名遇重大变故,资金短缺的老同事及时提供支持与帮助2万余元。为主动架起老党员与镇党委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桥梁,支部还建立了“双向沟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