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道路建设经验材料
身追究制,全面形成了完备的质量管理网络。
三是监测监督关。为认真落实项目质量分包责任制。要求交通部门每个班子成员带领一名质量监测员,对分包项目的每一道程序、每一个环节全程监控。明确规定:凡是分包项目不能被评为优良工程的,年度不得评先,不能被推荐为后备干部、优秀干部;凡是分包项目被验收为不合格工程的,分包领导和相关人员不仅要在大会上作检讨,还要扣发30%的工资。同时,加强现场巡检。指挥部抽调16名技术骨干,分成三个质量监督小组,每天每个项目巡检两次以上,发现问题,立即下发整改通知,不整改者工程不计量、不付款。对两次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工程队,三年内不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
抓管理—建管养运护好路
区委、政府在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突出抓了“二个字”,“养”:“三分建、七分养”是公路工作中积累的基本经验,区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养护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预期使用寿命能否得到保证;管理跟不上,养护不落实,即使公路建好,也会迅速损坏,进一步加重建设的负担,全区上下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对此,每年通过区人大列入财政预算,每年特批养护经费3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运”:在上级拨付资金到位不足50%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建设,建成了高庙、茶庵、红泥湾、新店、汉冢、金华、黄台岗7个乡镇客运场站,建设招手站38个,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让农民群众乘上方便车、放心车,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
经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