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模式,让教师们在不断的研讨、反思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我们还开展“十个一”活动的模式,在县教育局要求的“六个一”的基础上,增加了具有本园特色的“主持一次教研组活动、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参加一个一课三研活动、评析一个教学活动”的“四个一”活动。多种园本研究的模式,使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转变了观念,提高了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教研组活动照片)
2、搞好教育科研推动专业成长幼儿园要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关键,而科研是提升专业化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为此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教师科研的能力。
一是让教师亲近科研,增强科研意识。以往我园教师总认为教育科研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事,因而缩手缩脚。为此,(领导照片)我们邀请县教科室专家来园作辅导讲座,又鼓励教师从实际出发积极申报课题,引领教师逐步走进科研的门槛;
二是让教师尝试研究,提高科研能力。我们引导老师结合绿色基地的创建,围绕着县级重点课题,帮助教师分解课题方案,让教师逐步深入科研。现在老师们都围绕着大课题确立自己的子课题,(子课题照片)形成了人人有课题、个个在研究的良好氛围,从而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近两年来就有15篇论文和案例相继发表于崇明教育等刊物。去年,三位青年的课题成果被评为县科研成果三等奖。幼儿园被评为县科研成果优秀组织奖,4月分,四位青年教师的课题又申报了县级课题。
三、创建绿色家园架设成长平台为了使我园的大课题研究有合适的载体,使二期课改有很好的抓手,(荒地的照片)我们萌发了利用幼儿园后面的荒地创建绿色实践基地的想法,当我们冒昧地把这个想法同镇政府领导商量时,镇领导对这件事给予了高度重视,很快地给了我们满意的答复,还把每亩1000元的地租费也承担下来。领导的支持使我们全园老师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我们发动师生拔草检垃圾,(5个区域照片)规划了5个区域,运动休闲区,农作物探索区,果园区,树木观赏区,动物饲养区的照片等)(师生广泛参与照片:拣垃圾照片)。
经过师生三个月的艰苦奋斗,终于将一块垃圾遍地、杂草丛生的废弃地开垦成了拥有100多种花草树木和多种动物的绿色实践基地。(第一期工程照片)。在规划、创建第二期工程的时候,我们陷入了经费紧缺的困境,镇领导闻讯又一次为我们出谋划策,在他们的牵线搭桥下,陈家镇小学给我们雪中送炭,把他们即将撤并的村校中的树木无偿地送给了我们。目前,他们又克服很大的困难又在为我们的家园开发活水源,帮助我们解决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教育系统的领导、专家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帮助着我们。
(局长、罗老师来园、科研、教研室来园照片)郁局长每次来我园,总是高度肯定我们师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也非常热情地为我们排忧解难。县托幼办罗老师把她条线上的有限经费省下来,为我们添砖加瓦。教科室、教研室等专家常常是有呼必应、有难必助。(照片)幼儿园的全体师生和家长对自己亲身参与创建的“后花园”更是有着巨大的热情:他们从家中带来种子、小树苗进行种植、扦插;他们用自制洒水壶给小苗浇水,用锄下的杂草做肥料,用废旧绳子、芦苇给蔬菜搭凉棚。经过全园师生、家长一年多的奋斗,(全貌)我们的绿色家园已经成为集“探索、运动、学习、休闲为一体”的儿童乐园。(运动、学习、休闲和探索照片)我们的绿色家园有着丰富而鲜活的自然资源,孩子们可以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享受自然教育法的快乐(视频)。在这里可以闻闻花的香味儿,数数花的瓣数,观察动植物的成长,寻找水果的家,比较各种花木之间的异同。而所有这些,都是课堂上所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