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组织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近年来已迅速发展成为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介服务对于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体系、改善服务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推进源头治腐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体制不顺、法规滞后、监管不力、权力寻租等等原因,导致中介组织出现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中介市场的健康发展。一是收费行为不合理。不少中介机构随行就市,自行定价,在服务收费上,张口开价、互相侃价、协商议价甚至强行要价等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有一些中介机构收费票据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坐收坐支、偷税漏税。二是机构名称不规范。少数中介机构在名称上动脑筋、做文章,以行政区划、行业和组织形式冠名,而用缺少字号来掩人耳目,使这一行业组织直接体现出行政区域性,极易迷惑服务对象从名称上对其机构归属产生错觉,让服务对象误认为该机构是政府或是政府部门隶属的下级机构,利用服务对象对政府的信任,借以提高自己的信用度,从而获得较高的被选择率。三是职能性质不明确。有的事业和企业性质并存,机构在设立时既在编制部门登记又在工商部门注册,使其同时取得事业性质单位和企业的双重身份。有的管理与经营活动兼容,既代表政府履行管理职能,又参与市场中介服务,收取费用。有的营利与非营利性不清,一些婚介职介、技术咨询等中介机构钻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空子,不在工商机关登记、照章纳税,而以非营利性民间组织的名义在民政部门登记,却从事营利性活动,按市场行为收取服务费用,逃避缴税。四是行业竞争不公平。有的主管部门通过设置一定倾向性条件,使与其有某种特殊关系的中介机构能承接大量业务,客观上造成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中介机构、变相垄断市场的现象。五是执业手段不正当。受利益驱动,一些中介机构不择手段,有的放长线钓大鱼,时常安排请吃、娱乐活动,或逢年过节送物送钱,进行“感情”联络;有的搞权钱交易,大肆贿赂,以建立“铁硬”的业务关系。六是市场发育不成熟。表现在行业结构上不合理,在服务领域上不开放,在人员素质上不整齐,在观念更新上不到位。
追根溯源,体制机构不顺是制约中介职能发挥的根本所在。中介机构与主管部门由于业务依付性和利益关联性,造成政企不分,体制不顺,导致从业人员“干部化”,运行机制“行政化”,削弱了中介服务职能。法规制度滞后是阻碍中介组织发展的深层原因。国家没有对中介组织管理统一立法,现有制度又不完善、不配套,使中介组织管理的法治要求和社会要求没有上升到应有高度,中介活动缺乏统一标准,管理无章可循,发展方向不明,难以正确引导中介组织的健康发展。监督管理乏力是促成中介行为失范的客观诱因。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部门,各职能管理部门只得各自为战,力量单薄。加之行业自律规定普遍欠缺,中介机构自我约束不强,特别是一些执法管理部门履责不到位、管理不严格、处理不公正,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有效制止,造成不规行为的恶性循环。入口把关宽松是引起中介服务质劣的人为导索。有的主管部门对申请成立的中介机构在必备要件方面,放宽政策,降低门槛,审批不严,使少数不符合条件的中介机构取得合法资格,而提供低劣服务,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围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实守信、公平合理”的中介市场体系,必须强化措施,对存在的问题加强整治。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加大中介机构脱钩力度。对现有中介组织在进一步清理的基础上,应从人员、财物、业务、名称等方面完全与政府和原主管部门脱钩;对在中介机构兼职的党政干部应按规定解除兼职,使中介机构真正成为市场独立法人主体,实现自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