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规范操作,争取效益最大化
1、加强生产管理,认真落实“1112管理法”。
稠油热采注汽是关键,为确保注够汽、注好汽、注出优质汽,我们依照“超前组织,正点运行,平稳操作,安全生产”十六字方针组织生产的同时,还提出“每天早上干部碰头,总结前一天工作情况,安排当天生产任务;每天对所承包的设备区域按照”十字作业“内容维护保养一次;每天下午16点前把当日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和第二天要做的重点工作向值班人员汇报;每两天对锅炉水质、干度等质量参数进行抽检”的“1112”管理法,通过认真落实,保证了生产组织有条不紊,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使注汽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最佳注采需求。
2、树立“121”成本管理理念,推行“六系统”成本管理,严把成本出口关。
“121”管理理念即:一个结合,年度总成本与总注汽量结合,随时关注成本变化;两个转变:管理由单一追求注汽任务的完成转变为追求经济效益。成本控制由节约减费转变为最大限度提高成本使用效益;一个目标:实现效益最大化。
“六系统”即:成本指标系统,实行全面成本管理,队负责综合性的指标控制和班组、岗位小指标的分解。分解的小指标要保证整体指标的完成,形成一个“个人保班组,班组保全队”的格局。成本责任系统:有了成本指标,把指标层次分解落实到班组和岗位,形成一个责任成本网络,做到层层有人负责,班组长和岗位个人都要对责任成本的完成承担责任。成本执行系统:成本指标分解下达以后,各班组和个人要认真执行,严格控制,保证完成成本指标。成本协调系统:在成本指标执行过程中,发生偏差,或涉及到几个班组的经济责任时,队上及时组织协调解决。成本信息系统:就是及时对成本信息(材料、原料消耗等)进行收集、分析,为成本决策和控制提供依据。成本检查系统:成本指标的完成情况要定期检查,并按照奖惩制度,严格兑现。通过推行“六系统”管理,两年来成本指标都控制在下达指标之内。
3、夯实基础,创新制度,抓好设备管理。
作为注汽队设备管理是关键,只有基础工作扎实,才能创出高水平,进而实现高效益。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对设备管理工作始终注重固本强基,坚持把夯实基础工作当作大事来抓。
(1)、建立科学严密的管理体系,所有设备都承包到责任人,尤其对重点设备,不但设备管理组长亲自管理,全员都要参与管理。以此提高设备管理者和操作者的责任心,保证设备管理目标任务的落实。同时创新实行设备区域承包制度,即对设备周围相应的区域负责,时刻要关注设备周围的设备及自然环境对该设备的影响,使所有设备都处于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之中。
(2)、推进制度化建设,有效规范操作者行为,对设备实行“一台一策”,即对不同的设备抓住不同的管理特点,实行相应的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方法。同时对设备维修人员也实行责任连带制度,敦促维修人员变以抢修为主为以预防检修为主。保证设备平稳运行,保证设备维护保养到位。
(3)、建立健全设备基础资料和各种台帐,引入设备管理数据库系统,全程跟踪设备从投产-运行-维护-报废的生命周期,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运行状况,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地维护保养,最大限度地维护使用好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以强化检查为重点,管好设备。加大巡回检查力度,不但要求岗位工人日清日落实,同时设备管理小组也要做到日检夜巡。对设备运行情况严格检查,及时排除故障,消除安全隐患,保证设备下于最佳运行状态。加强日常抽查,定期抽查设备管理情况,以提高设备现场管理水平。开展专项检查,组织人员对主要设备进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