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申报材料 >> 正文
县招商局申报省招商引资系统先进集体材料

抓落实,切实做好项目推介和引进
  对已论证整理的项目,水富县招商局进行了精心包装,利用一切机会采取多种方式向外推介,如利用昆交会这一平台,广为散发项目册,全力推介项目;或是针对部分客商的投资喜好,有目的地向外寄送某些项目资料,实行重点推介;又或是积极和上级部门取得联系,利用他们地影响力,加大推介力度;另外还通过委托招商、网络招商等方式以及利用外出考察、学习、交流和客商前来寻找商机等机会进行项目推介。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推介,越来越多的客商对招商项目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与招商局联系表达到水富考察的愿望。
  水富县招商局高度重视项目的引进工作。引进中做到了既考虑经济效益又考虑社会效益,既注重眼前利益又关注长远利益,同时力求引进一家成功一家。受理投资企业申请后,严格按照招商引资程序,首先对投资企业和项目进行较全面了解,再邀请有关部门进行初评初审,提出评审意见上报水富县招商引资的最高决策机构――招商引资委员会,供其进行决策,确保了招商引资的科学性,杜绝了盲目性。如投资16亿元的××年昆交会签约项目张滩电石厂,招商局受理宜宾天原集团的项目建设申请后,立即着手查找电石生产相关产业政策,通过各种方式对宜宾天原集团进行了考察了解,并根据相关部门实地考察其投资建设的四川屏山电石厂的结果,综合分析后认为尽管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电石行业是污染行业,但宜宾天原集团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相信其有能力按照其承诺处理好环保问题,改变人们对电石行业的传统观念,并积极发表了招商局的看法。该项目建成并成为西南片区同行业样板的事实证明,该项目的引进是成功的。
  强化服务,确保招商项目顺利建设
  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优质服务是搞好招商引资的保证。水富县招商局在实践中践行了“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水富形象”这一要求,努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宽领域和高效优质服务,打造诚信水富,构建“亲商、富商、安商、助

商”的良好局面,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完善投资服务中心职能入手,进一步协调相关部门按《行政许可法》相关要求精减行政审批事项和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在接待客商时,水富县招商局一直坚持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杯热茶,给客商以宾至如归的感觉。不论是来投资的还是来咨询的、考察的,甚至是问路的,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客商客观地介绍水富的县情,发展的重大机遇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商机,描绘美好新水富的未来美景,将一个完整的水富展示给客商,让客商既看到水富的优势与潜力,又看到水富的不足,为客商投资决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正是通过这些言行的宣传,让客商在看到了水富商机的同时,还看到了水富干部职工朝气蓬勃,锐意进取,昂扬向上的风貌,树立了良好的对外招商形象。同时增强了客商投资水富、参与水富建设的信心,客商也自觉不自觉的成为水富县良好投资环境的宣传者。
  对于签约项目,水富县都成立了项目建设协调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招商局,招商局及时落实专人积极开展跟踪服务,切实推进项目履约,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帮助企业选择确定厂址,办理项目用地、环评等审批手续,同时帮助企业办理

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劳教所申报文明单位材料
       优秀公务员申报材料
       申报环境优美村材料
       老干部先进个人主要事迹申报材料
       县国税局申报省级文明材料
       酒店先进部室申报材料
       酒店十佳学习型组织申报材料
       银行职员申报总行级青年岗位能手…
       酒店文明窗口申报材料
       申报新长征突击手材料
     
    民族宗教计划
    钢铁厂庆七一建党周年大合唱比赛…
    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讲话
    教职员工学习江泽民文选动员暨庆…
    人口计生共产党员管理办法
    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闭幕词
    数学学科期中考试总结分析
    团市委干部考察意见
    个体经营户经济情况调查报告
    国庆演讲稿面对台湾地图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要点
    乡镇招商工作方案
    商场楼层招商意向书
    对县工商局考核评价
    工商局规范市场经济交流材料
    工商局发展市场监测交流材料
    工商局解放思想管理交流材料
    工商局整治市场监管交流材料
    工商局强化市场监管交流材料
    招商局加快招商引资交流材料
    申报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