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生长耐盐植物如红柳、盐蓬等。耕地区由于受季节性农业灌溉水的影响,灌区内灌排系统不合理,致使土壤中盐份滞留,同时蒸发作用强烈,年平均降雨量为68mm,蒸发量约为降雨量的31倍,从盐碱地分类上看,项目区基本属中度盐碱化耕地。
盐渍化土在垂直向上,具有表聚性和结壳性的特点,在地下水位较高和蒸发极为强烈的情况下,盐分大量集中于表层0-0.3m,在表层以下,盐分即迅速减少。在农业灌溉与排沟作用下,大部分地区地表盐分含量在0.1-0.2%之间,农田作物受到中等抑制,产量低,在为中产田,形成轻盐渍土。在地下水径流不畅,排沟差的情况下,填表盐分含量在0.3-0.5%之间,农作物产量很低,成为低产田或无人耕作的荒地。
7、项目区基本农田保护
项目区农田保护总面积4947.23亩,其编号为c-a-131-1-19-ⅲ保护面积326.78亩,c-a-131-1-20-ⅲ保护面积750.01亩,c-a-131-1-13-ⅲ保护面积653.79亩,c-a-131-1-14-ⅱ保护面积为977.49亩,c-a-131-1-15-ⅱ保护面积141.69亩,c-k-131-1-1-ⅰ保护面积755.17亩,c-g-131-1-19-ⅱ保护面积1342.30亩,
8、项目区基础设施
8.1农田水利设施状况
项目区内灌溉用水主要泉水沟,水资源较为丰富,可以为农业生产用水提供有效保障。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见表五:
表五
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统计表
单位:公里、座、个
项目区
分类支渠斗渠农渠
渠道建筑物渠道建筑物渠道建筑物
渠系
总长已防渗长度闸桥渡槽渠系
总长已防渗长度闸桥渡槽闸桥渡槽
xxxxxxxx前山四组6.73
五组2.61.3
六组7.255.1
合计16.559.4
8.2交通状况
项目区紧靠xxxxxxxx,从项目区至县城、xxxxxxxx政府均为柏油路面,村组道路90%为柏油路面,布局均匀、合理的道路体系为农牧民生产、生活及出行提供了方便。项目区现有田间道路29公里,农田基本建设中机耕道较差,高低不平,布局分散且零乱,农业机械化程度一般。
8.3电力设施状况
xxxxxxxx前山项目区属xxxxxxxx农电网供电,农网改造已完成,从xxxxxxxx变电站有35km10kv高压线路架设至项目区内部,供电半径500米,供电电压220v-380v,电压负荷要求达
8.4林网建设状况
项目区农田防护林体系较完善,林网化达90%,林网主要沿机耕道建设,林木品种多以杨树、柳树、沙枣树为主。防护林面积1472.56亩,部分防护林现因采伐过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风效果,造成不同作物的减产,限制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8.5农业生产技术状况
项目区内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农民的科技意识较强,每户农民均掌握了2-3门实用技术。虽然地处xxxxxxxx上游,但节水意识较强。村民自治较好,民主管理氛围较浓,一事一议能够较好地实施,为项目实施提供了较好的人力保障。
8.6组织状况
xxxxxxxx党委、政府高度重视。xxxxxxxx、村两级均实行“一把手”工程,及时健全组织机构,由主要负责人亲自抓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