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纪律与要求
3.1负责加工订货和市场采购的业务人员,模范遵守物资政策及物资工作纪律,廉洁奉公,不得搞不正之风:认真学习经济合同法和有关产品购销条例等法律、法规,学习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材料性能、用途与质量标准:要以科学有效的工作质量,保证材料供应的质量。对于盲目购进或购进次品吃回扣的采购人员一经察觉,坚决予以查处,并迅速调离工作岗位
3.2要坚持先看货后订货的原则,不得盲目采购与订货,必要时应与技术质量人员事先进行产品质量考察工作。
3.3公司、分公司两级配套供应单位要配备质量技术人员,指导、监督材料供应质量工作。
3.4做好供后服务工作。采购业务人员及时和定期了解供应到现场的材料及产品质量情况,发现验收不合格的材料及产品,要按合同要求和法律、法规的时效及有关规定去处理,及时找厂家或供货单位洽谈,做到包退、包换、包损失。
为了确保进场材料合格,对预制构件、木门窗、各种制品及机电设备等大型产品,在组织送料前,由两级材料管理部门业务人员会同技术质量人员先行看货验收:进库时由保管员和材料业务人员再次一起组织验收方可入库。对于水泥、钢材、防水材料及各类外加剂实行检验双控,既要有出厂合格证,还要有试验室的合格试验单方可接收入库。
2、验收把关
对直接送到现场的材料及构配件,收料人员可会同现场的技术质量人员联合验收:进库物资由保管员和材料业务人员一起组织验收。
3、收料员验收把关
收料员对地材、建材及有包装的材料及产品,应认真进行外观检验;查看规格、品种、型号是否与来料相符,宏观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包装、商标是否齐全完好。
4、提料验收把关
公司、项目两级材料管理的业务人员到外单位及材料,公司各仓库提送料,要认真检查验收提料的质量,索取产品合格证和材质证明书。送到现场(或仓库)后,应与现场(仓库)的收料员(保管员)进行交接验收。
5、验收结果的处理
5.1验收质量合格,技术资料齐全,可及时登入进料台账,发料使用。
5.2验收质量不合格,不能点收时,可以拒收,并及时通知上级供应部门(或供货单位)。
如与供货单位协商作代保管处理时,应有书面协议,并应单独存放,在来料凭证上写明质量情况和暂行处理意见。
5.3已进场(进库)的材料,发现质量问题或技术资料不齐时,收料员应及时填报《材料质量验收报告单》报上一级主管部门,以便及时处理,暂不发料,不使用,原封妥善保管。
c、质量资料的管理
1、资料内容
包括进厂产品合格证、材质证明书及其他有关资料(资格审查资料、产品认证评价资料、试验资料、市场调查资料、产品广告说明、产品使用情况、用户使用意见等)。
2、材料及产品范围
2.1水泥、油毡、沥青、焊条、橡塑及化工制品、水暖器材、电器配件。
2.2预制混凝土构配件及其他制品,门窗及机电设备产品。
2.3地材及新型建筑材料、新型防水材料。
2.4技术质量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及产品。
3、管理要求
3.1签发与索取。材料采购供应部门负责产品合格证和材质证明书(抄件或复印件)的索取和签发,公司试验室负责对材料的复验工作。
3.2整理存档。各级供应部门及使用单位都要建立材料质量证明的管理台账和严格的交接签发手续,并分类整理存档,竣工资料需用时应及时转交技术部门。
3.3材料管理人员要学习、了解、掌握材料质量标准及有关规范,逐步完善材料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工作,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