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稳定打下了基础。
三、富民强镇,真心办事,消化信访事件。
如果我们把群众想到的、没想到的,而需要办的事都办好了;只要群众有了致富门路,有活干、有钱挣,群众就不会去信访。因此,我镇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民寻求致富路作为消化信访的关键来抓。
一是大力发展镇村集体经济实力,提高为民服务能力。我镇近几年,立足盐溴资源优势,以“工业立镇、工业兴镇、工业强镇”为目标,以招商引资、小城镇建设为工作中心,大力发展经济。今年,生产原盐320万吨,占全国海盐产量的1/10。溴素生产1.8万吨,占全国的1/3。并以此为依托,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盐溴化工业。到目前,我镇累计引进项目32个,利用镇外资金6.9亿元。2003年,我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5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50万元,人均收入4189元,成为全区的富裕镇。
二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赢得民心保稳定。工作中,我们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把工作做在群众的心坎上。首先,镇上经过研究后,投资18万元为牟家河坞村铺设了一条长2800米的沙石路,投资25万元,硬化了长1100米、宽8米的向阳路。解决了牟家河坞、蔡一、林家央子等村的行路难。其次,镇上拨付财政专款25万元,铺设供水管道20华里,结束了西利渔村喝咸水的历史。再次,镇委每年都抽调镇干部中的精干力量组成放水小组,昼夜靠在水渠上,边巡逻边指挥,解决6个农业村10000亩小麦的灌溉问题。另外,积极同供电部门协调,解决了新立村养殖小区用电线路老化、电费高的问题。
三是抓产业结构调整,为群众开辟致富路。我镇的主要经济来源在于工业而不是农业,但农业却关系到全镇4000多人口的吃饭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就消除了信访的一个隐患。为此,我们首先围绕加快浅海滩涂开发,积极推行“耕海牧贝”,帮助养殖户引进“名、优、新、特”品种。组建了“海美特”公司,以此为导向促进和拉动了海产品的深度开发。目前,全镇各类海产品养殖、加工、销售龙头已发展到50多家,从业人员1000余人。其次,以发展畜牧业养殖为重点,先后帮助5个村建起占地520多亩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同时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发展卤淡水养殖1000亩。使农民跳出了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为他们开辟了新的致富门路。
通过帮民致富,办实事,使群众对党委、政府产